聚集成的云。人们都裹得严严实实,戴着一种透明的呼吸膜,还有一种类似草帽的防护帽。
这些已经有设计图,我不重复了。
而书中有一段描写,说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行驶在一座巨大复杂的环状立交桥上。
车的时速都超过百公里,但车间距只有两米。也就是说,在智能驾驶下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而这辆车冲向一个岔路口,眼看要撞入另一条车流时,车流中正好出现一个空档在迎接它。
人工智能把公路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
负责设定的作家贴上一张概念图,正是刚才所述的场景:
一座环状立交桥,每辆车在高速状态下,始终保持着均等距离。于是,立交桥形成了一个汽车疯狂大转盘。
砰砰!
作家又敲黑板,写上“智能,科技产品”几个词。
“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它的政治,SORRY没有政治,经济、文化、民众生活都要有所体现,哪怕只体现一点点。”
“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当时可能会出现哪些科技产品?”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不需要太过夸张。大家畅所欲言,也许谁的一句话就会激发灵感。”
咦?
这道题我会!
许老师眼睛一亮,小爱你好!SIRI你好!实体仿真娃娃你好!
但他没有吭声,因为不稀奇。
纵观以前的科幻电影,在这些科技产品上一向不缺乏想象力。
果然,有说智能腕表的,有说智能眼镜的,有说虚拟现实技术的……宛如1958年那部《十三陵水库畅想曲》里,想象的ipad、笔记本电脑、视频通话……
“许总有什么建议?”
七嘴八舌议论完,目光转向许老师。
许非笑道:“我没什么具体意见,就是突然想到两件事。一个是你们设计的这些产品,除了完善世界观,还要起到作用。
比如某一样东西,在高潮时刻、在危险时刻,起到了逆转结果、保护主角的作用。
跟剧情结合起来,更有代入感,不然就成展销会了。”
“第二个,时代感。
故事在近未来,但观众在当代。可以设置一些小桥段,让观众会心一笑。”
“比如呢?”作家问。
“比如现在的流行歌曲,在电影里就成老歌了。比如电影里的孩子,不认识蜡烛,不认识手电筒。
这种时间跨度的反差,会更有趣味。”
“……”
几个搞设定的想了想,齐齐点头,表示理解。
…………
张国师等人在象山待了十天左右,告辞离开。
离开时,皆惆怅。
他们也想拍这样的电影,但他们知道,自己还搞不了这样的电影。
《地球大炮》可以说是许非凭借自己的财力、积累、人脉硬砸出来的,生生趟出一个电影工业的火种。
几人走后,许非更静下心。
完美履行了一个监制、制片的职责,跟徐克和那些伙计一起,沉浸其中,加紧筹备。
亦有源源不断的废稿、成图,以及从别处、从当地打造的道具送过来。
《地球大炮》越传越邪乎,然后突然某一天,省里来通知:
领导要来视察!
呀嗬!
许非只好准备接待。
接待过程404,404,404……
折腾完这件事,不知不觉他已经待到了5月,终于回了趟京城。
(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