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遇到过差不多的事情,航天设备制造出来发射不上去,只能在仓库里进行保存,但他们多是因为用于发射的火箭生产和服役跟不上计划,以至于相应的载荷只能在仓库里待着。
并且他们需要发射的航天设备也少,也就一节空间站舱室或者几吨重的月球探测设备等等,可以放得下。
计划中的天庭空间站那么大块头,有众多的部件构成,领航者又拿到了大部分部件的生产合同,现在它的生产速度上来了,自然会有大量的成品挤在仓库里。
本来继续扩容仓库就可以了,但当初领航者划定的占地范围就那么大,不仅航天公司要建,集团内的制造、科技、文娱公司也要扩建,都需要占地方。
再往外,那就是其他公司的厂房了,人家也都建起了来,不可能让他们扩展过去。
如果想扩建,就得重新找地方。
不过公司内部的想法是两个,一是直接找地方扩建,二是把技术扩散出去,让航天联盟内的其他航天公司技术得到升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多数人是倾向于技术扩散给联盟成员的,毕竟领航者身上还背着一个“盟主”的名头,只是领航者的发展太快,连领航者内部的人也不知道自己为啥能发展这么快,反正就是在ss的带领下“起飞了”,以至于其他盟友看起来实在有点拉胯。
实际上呢,国内的那些盟友们基本上也是商业航天的平均水平了,并不算慢。
最开始公司的内部人员感觉刚升级完的技术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不好往外扩散,后来唐超就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才是领航者公司的“核心技术”,那就是……领航者公司没有核心技术,他就是最大的核心。
最核心的东西永远在他的脑子里。
那……公司就没什么核心技术了,扩散给其他盟友也好,还能提升自己公司的影响力,只要把新出现一个月内的技术进行保密就行了。
从领航者公司内部来说,新出现一个月内的技术叫做“次级核心技术”,等过了一个月,它就成了可以跟合作者进行合作的技术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今天,所有人都知道领航者的火箭发射台上立起了一个怪模怪样的火箭,人们都在好奇它的整流罩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随即,外号就出来了,人们亲切的称它为“巨头火箭”。
火箭的整流罩是三种模式,一种是比芯级直径小,一种是跟芯级直径一样,另一种就是整流罩比火箭的芯级大一点,比如长征三号乙的芯级直径是335米,它的整流罩直径就达到了4米,有点大,但对比并不强烈。
而美瑞肯的大力神4火箭就是标准的“大头娃娃”了,它的芯级直径只有3米,但整流罩直径却达到了5米,长度也在20米左右,看起来非常的……“令人头大”,不是很协调。
但火箭就是这样的,整流罩一直在根据载荷的大小进行调整。
只要能飞就行。
335比4,算是正常,3比5是令人“头大”,那么5比15可不就是“巨头”嘛。
正好,现在领航者在地球航天领域的地位也堪比巨头,给这枚特殊的远航号火箭起个这样的外号也算合适。
人类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越怪异得东西,人们对它的好奇心也就越大。
现在这种模样的火箭都出现了,很多人都在担心它能不能正常的起飞升空入轨,自然要过来看看热闹。
所以领航者的直播间瞬间就塞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