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当黑丝带抬头(2 / 4)

大国战隼 步枪 4553 字 2020-09-06

里呢,李战突然的猛拉机头,黑丝带一下子战术后仰九十度,在超低空画出一道弧形的九十度角,然后呼啸着以极快的速度垂直爬升。

“这才是真正的旱地拔葱啊!”陈铭啧啧称奇。

别以为这是只有表演性质的起飞方式。充分利用战机的敏捷性和超机动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离开跑道,然后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高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战斗状态。

就好比老陆的新型火炮,从行军状态到作战状态,只需要摁下按键,几秒钟之后就能完成状态的切换。

01号黑丝带很快的就垂直爬升穿过了云层,但是李战没有丝毫停止爬升的意思,反而向塔台报告“各系统正常,正爬升率xxx每秒,还在提升,完毕。”

“明白,洞幺密切关注动力系统。”陈铭提醒道。

李战回答,“明白。”

不用说,什么适应性飞行计划全都可以扔掉了,人家直接就上升限测试任务了。要不怎么说还是老领导了解李战,包冠华就没有什么惊讶之色。李战这小子一旦上了天就不是你指挥他了而是他指挥你,地面所有单位都得跟着他的节奏走。

这也是他提前交代做好测试几个重要技术性能准备的原因。

几百万的老歼7都让他给开出几个亿的豪华三代机的气势来,更别说现在开的是一架四代机了。

穿过了云层之后李战就放下了护目镜,云上云下的能见度是完全两种情况了。当高度上到了一万四千米的时候,尽管戴着心爱的白色劳保手套,他依然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了强烈的紫外线透过座舱盖照在手上的轻微感。

空军要求四代机的最大升限是1xxxx米,研发单位则是按照略高于该指标的标准来研制的。但是这里面并不是能飞到要求高度就行,其中的前置条件非常的复杂。

比如要求升限达到18000米,那么战机在达到这个高度的情况下是什么状态就非常关键了。部队要求的最大升限自然是战机依然有作战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最大飞行高度。摇摇晃晃的飞都飞不利索,再高有什么用。

再具体下去就是达到升限后还有多少作战能力,又会在哪些方面有所损失,等等等等,全部靠试飞员飞出来。

现在情况好多了,有大量先进的监控仪器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记录,以前全靠飞行员用脑子记。第一代第二代试飞员是功勋卓越的。

到了一万五千米的时候,李战开始每增加一百米就报告一次,同时报告战机各个系统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这个高度上大多数飞机都没有问题的,动力肯定是会有所衰退。高于平流层后,空气稀薄阻力小但是含氧量也降低了,一般的航空发动机动力会衰减得很厉害。

这个时候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更大的压缩比更快的进气速度,减缓动力衰退。李战开过的所有战机他都飞过超过一万五千米的高度,此时就明显感觉到黑丝带的动力衰退很少,显然发动机是很厉害的。

但是研发团队明确表示,这个型号的发动机只是用来过渡的,专门为黑丝带研制的发动机还在攻坚阶段,性能更先进推力更大故障率更低寿命更长,总而言之更吊。

不太好想象如果换上了配套的发动机后黑丝带的机动性能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本事黑丝带采用鸭式气动布局,成洛马厂通过研制歼10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气动四代机项目之后又用几种主要的气动布局做了大量的对比,最终确定采用鸭式气动布局。

显而易见,比f22a,黑丝带的机动性和敏捷性更胜一筹。

这并非自嗨,事实是f22a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立项了,首飞时间是1997年,而黑丝带的首飞时间是2012年,这里面有足足十五年的时间差。最关键的是,进入二十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