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冤不冤,你说,冤不冤!”
大黑明显喝高了,拉着黑无常的衣领一个劲的质问着。
堂堂正五品的千户,仅凭数百担粮食就避免了近万人的生灵涂炭。这样的功绩如果是在开明盛世,就算写入史册流芳百世也不成问题。可惜他不仅没受到半分封赏,还给披上了反贼之名。
试问,谁又生来叫做大黑的呢?他又不是一条狗儿,岂会无名无姓?那是因为莫名其妙成了反贼,怕污了祖上的赫赫威名,他才以‘大黑’为名,作那无名无姓之鬼。
黑无常用力抓着大黑的虎臂,含泪大笑道“你冤,谁不知道你冤?可我呢,想我黄家一门忠烈,死后不过十两折色银。你知道我妻儿老母四口人,是给活活饿死的吗!”
折色银,是旧明军队普遍采用的一种重铸银。因为掺杂了太多锡汞等其它金属,成色普遍较低。到了旧明后期,有不少商家因为重新提炼成本高昂,而拒收军队发放的折色银。
白无常过来拉住黑无常,劝道“兄弟,别喝了。弟妹和侄儿现在不也挺好么,咱哥俩虽说算不得多大本事,好歹也是县尊手下小神,知足了。”
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对黑白无常一起共事了四百年,那感情还真比亲兄弟更亲。
说来也是趣闻,损失了发家致富粮食的知县老爷总得捞回点本钱吧,就把黄寿和封大可的‘英勇杀敌’事迹夸大了三倍之后报上了朝廷(黄寿,黑无常;封大可,白无常)
副千户黄寿,奋勇杀敌身先士卒。力夺城墙五次,身中五十余箭仍血战不退。斩杀敌兵三百余人、敌将十五名,最后力竭死于城墙之上——汇报的兵部尚书念到此处,甚至失声哽咽。下面报上来的战绩只是夸大了三倍,兵部尚书做主又上调了几倍,毕竟事迹越感人越好要抚恤银嘛,他可是按照惯例抽两成的主儿。
为此,已经负债累累几近破产的万历皇帝,还从内帑里拿了一千两银子作为奖赏。最后这一千两银子,经过兵部和沿途衙门‘惯例’截留之后,到达黄寿遗孀手上就成了十两花不出去的折色银……
百户封大可(白无常)率部屡次争夺县城大门,大小鏖战十二场,全身刀伤九处、枪伤十七处、箭伤八处。接连砍钝七把战刃亦不撤兵,遂被城墙上砸下的檑木击中颅顶而亡——听得万历皇帝直摇头,咬咬牙又从内帑里抽了五百两银子出来。
这几年,类似的战报万历皇帝都能倒背如流了。不是身负重伤死战不退,就是精忠报国力竭而亡。可是不拨点银子意思意思又不行,否则以后再让手下去平叛,谁还搭理自己?
封大可毕竟只是个正六品的百户,抚恤银当然不能和副千户黄寿相比。好在封大可家里倒是有点积蓄,没有像黄寿那样一家老小那样给活生生饿死。封家上下打点一番之后,封大可和黄寿就被旧明朝廷赐封为豫府城隍威灵公手下的黑白无常一职。反正也是个不用给钱的空由头,还能白拿三百两孝敬银子,何乐不为呢?
豫府城隍威灵公本来是朱家一个死去的王爷,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手下黑白无常的差事早就交给了自己的子侄在做。现在突然朝廷给正式任命了两个阵亡武将下来,把黑白无常的位置给占了,威灵公私下任命和朝廷正式的册封比起来,当然是后者更具备‘法律效应’。
两方心照不宣的玩起了阳奉阴违遇到简单的、容易处理、阴德好赚的差事呢,威灵公就交给自家子侄去办。遇到难缠花功夫的、异常棘手的、没有额外奖励的苦差事,就让这哥俩去做……
眼看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几十年后人口迁移,周遭涌现了新的小镇。黄寿和封大可哥俩就申请下派,到新小镇地丘县城隍手下去充任黑白无常——这种对彼此都有好处的事情,威灵公当然是二话不说就给下放了。走之前,还假模假样的挽留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