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辞赋与万言书(2 / 4)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2295 字 1个月前

。’

崇化堂每旬一讲,由国子监直讲亲自授课,平日考课时也在崇化堂。

至于平日学习则在斋舍。

这斋舍与学校宿舍有些不同,有些研讨室,自习室加宿舍的感觉。

每日章越都必须来到炉亭参加筵会。

此炉亭置于每斋之中,因冬日可以升炉子,故名为炉亭。

炉亭就是斋舍的自习室加研讨室,除了冬日生火,到了夏天则将东西两壁的通身窗打开。

章越从南面走进炉亭,东西二壁的通身窗旁悬挂着本斋及第者的名字,下面再以小字写上进士几甲几名,乡贯等等。

北面则是实墙,上面悬挂着三块板牌挂于壁上。

中央这一块板牌是重中之重,被称为光斋牌。

这是从唐朝中进士就留下的规矩,凡是本斋进士及第,做官归省太学的太学生,当返学行光斋之礼。

除了行礼外,还需向本斋纳一笔钱,称光斋钱。若出任宰执、状元、帅漕,还得再送本斋一批贵重礼物,然后写于光斋牌上。

至于光斋牌左右两块,左侧书本斋学生姓名籍贯以及表德(在太学里获得荣誉),章越行过‘参斋’之礼后,已是列名于这块板牌上,正式成为了养正斋的一员。

右侧则书太学学规,养正斋斋规,旁附一副炉亭座次(炉亭之图见章末彩蛋章)。

亭中正中央则是一个火炉,座位则皆围着亭炉,共有二十四个座位左右而设。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斋满额为三十人,但为何只有二十四座位之数,章越倒不明白了。

不过比起以往教室与宿舍两点式的生活,平日至炉亭处参加筵会或自习倒是不错。

章越平日在炉亭习赋文,斋长刘几在时,章越也向他讨教如何写文章。

太学一斋之内,斋谕执行学规,斋规,至于斋长则统筹其事。斋长虽没有督促学业,答疑解惑的职责,但刘几是‘太学第一人’,也许是名气太大枪打出头鸟,故被欧阳修刷下来之故,但人家的才华肯定是毋庸置疑。

章越找刘几请教时,他道了一句:“学我的文章,他日被考官刷之,莫要怪我。”

章越则笑了笑。

刘几或是看在章越是章衡章惇族亲的面上,也或者是那日泡妞帮自己出头的份上,反正也是对章越学赋尽心指点。

章越向他问道,是不是如今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不可再学,转而学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将文章写作平易畅达就可以应试。

刘几闻言盯着章越看了半响,然后道了一句:“你喜好何等文章,就去学何等文章,一味揣摩考官喜好可乎?”

章越闻言愣了半响,刘几用手点了点自己心处道:“千古文章自有其道,你当问问这里,而不可问他处。得了‘红勒帛’如何,吾也是不惧也!”

章越不由佩服。

红勒帛是指‘红绸的腰带’,蜀地成都士子大多喜欢在腰间缠一条‘红勒帛’。

刘几去年科举,即遭到了‘红勒帛’。

欧阳修用‘秀才刺,考官刷’羞辱也就罢了,还将刘几的文章从头到尾用朱笔一竖一竖地抹掉,美其名曰为‘红勒帛’。

如此羞辱完了,欧阳修再写上‘大纰缪’三个大字加以批评,对左右道此必是刘几的文章,张贴在贡院给各位考官欣赏,考完拆名众人一看果真是刘几。

换了常人经了这样的侮辱,要么不考,要么改变文风了,但刘几一句我也不惧,实在是令章越刮目相看啊。

但见刘几正色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写于汉景帝时,但汉景帝却不喜辞赋,故而司马相如一直郁郁不能得志,但到了喜好辞赋的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却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