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曾祖父在驻地,并不像其他军官一样为非作歹,对华夏文化极为推崇,收购了大批文物,并且妥为保管。对盗墓贼,则是毫不留情地打击,从这点上说,他对保护华夏文物,是有功的。就更不要说,他对推行华倭亲善,不遗余力,对驻扎地各类学校,多有维护之举。这也是为何我们家族,会在他殉难地要捐建小学的原因,也就是想让他未走之灵,能够听到儿童的读书声,以安其魂。”
渡边和夫极力为其曾祖父辩护,就是想让别人承认他曾祖父有过有功。
“常言道知我者我心藏,不知我者谓何求。假如你们渡边家族是个穷光蛋,我看你也不好意思到离川乡凭吊先人。”
张宝听出渡边这家伙,对战争性质的定义很不服气,感觉到不能再顺着他的话说,于是转移话题道。
渡边闻言为之一怔,因为他带来的翻译,对此话无法理解,只能由张宝亲自翻译一番。
听懂了意思之后,渡边哈哈一笑,对张宝的直率,非常欣赏。
“我个人认为,你要,跑到离川乡来捐建小学,目的就是想让你的先人,受到当地人的尊重,现在这局势,你不能公开说出来,但难免以后局势不会发生变化,越早做,越显得真诚,对不?当然,我说的尊重,是指离川乡人提起你捐建的小学,自然就会提到,你是为了祭拜你曾祖父,间接地也就帮你曾祖父洗白。别的旧东倭军人,你不会替他们洗白,但对你曾祖父,却是有此必要。”
张宝接着分析渡边的心路。
“我有那么重的心思吗?”
渡边来了兴趣,示意张宝接着说下去。
“很有必要!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渡边家族是高门望族,更在乎这种身后事。”
张宝这是对症下药,正因为渡边受到的恭维太多,以至于对这些话已经麻木了。
相反,遇到一个能跟他平起平坐,并且毫无顾忌指出他想法的人,渡边反而会有兴趣。
这个道理,就如吃惯了山珍海味,突然间吃小葱拌豆腐一样。
“听你这么一说,好象也说得通。”
渡边想想,似乎自己还真有这个小心思。
要不然,凭什么已经在东倭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还不辞辛苦,风尘仆仆地跑到华夏都认为是贫困地区的小地方来受虐?”
“还有一点是我猜的!那就是这把庆嘉剑,对你们家族有某种象征意义,如果你能把它找回来,肯定能在族人面前风光无比!”
张宝故做神秘道。
这是张宝在抛砖引玉!
因为给渡边曾祖父正名这事,在华夏是永久都不可能,最多就是让他曾祖父,被看成是有一丁点良心的鬼子,鬼子就是鬼子,在华夏,那是永世不得翻身的。
所以,张宝先说点好听的,再把正题引出来,目的就是把庆嘉剑的重要性,予以突出。
“说实在的,张先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流,你不去当侦探,真的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