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皇甫嵩请命(2 / 3)

虎啸山河 樱风夜宇 4222 字 2020-12-22

到,在平定黄巾时,不管是卢植、皇甫嵩、朱儁还是董卓,这些中郎将显然是实际带兵作战的将领,是一军之统帅,如

贼复以韩忠为帅,众号十万,据宛拒朱俊。俊身自披甲,将精卒乘其东北,遂得入城。

这是因为到了黄巾起义时,汉末的监军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同时各地新招募的士兵又以“家兵”为主,也就是将领们的私人部曲,这些兵力在自己将领统帅下可以跟随中郎将作战,但如果中郎将的监军身份,他们是不认的,只认自己的主将,像曹操、刘备、孙坚,都有自己的部曲。

所以这个时候,中郎将的职权发生了变化,他们已经不是监军,成为了亲自统兵作战的将领。

但中郎将终究是朝廷的直属官员,他们没有地方上的官职,作战完毕后,终究是要回到中央去的。

这时候,三将已经名震天下,董卓、袁绍、曹操这些人还排不上号,他们就是手握军权的真正的大佬。

这时皇甫嵩的威信达到顶峰,汉阳人阎忠甚至劝他把握机会,自立称帝。

皇甫嵩当然不会考虑,他和朱儁二话没说,交出了军权回到京城,继续当他们的京官。

这时候,董卓在哪里呢?

董卓刚被赦免。

因为攻打下曲阳不利,董卓也步卢植后尘被罢免,押送回京师受审,判的罪名是“减死罪一等”,也就是个被流放的命。

恰好,皇甫嵩在前线大获全胜,皇帝一高兴大赦天下,董卓这才被赦免。

显然,这时候皇甫嵩和董卓的地位是一个天一个地,董卓一口吃不成以后的大胖子,他还得继续发育。

一年后,中平二年(185年),凉州又发生叛乱,朝廷又派已被拜为左车骑将军的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为中郎将当他的副手。

在这一年的战斗力,皇甫嵩有点背,作战不利被罢免,董卓却出了点风头,六路人马里只有他一路全军班师没遭到什么损失,从而被封为斄乡侯。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再次告急,朝廷还是启用皇甫嵩、董卓为正副手。

这次作战,皇甫嵩指挥有方,大胜叛军,董卓对皇甫嵩又忌妒又恨。

扑灭黄巾后,皇甫嵩以名将之威望,仍然是朝廷出兵平叛的第一选择,董卓这时虽偶有表现,还远远够不上对皇甫嵩形成威胁。

?

错失良机

第二年,汉灵帝病重,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同时命令董卓把兵权转交给皇甫嵩。董卓暗藏野心,不肯交出军队,上书狡辩。

这时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看出董卓暗藏祸心,于是劝说父亲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认为,董卓虽然有罪,自己没有旨意诛杀他恐怕也要负责。所以他还是上奏朝廷,朝廷只是责备了董卓,却没有采取其他措施。

这是皇甫嵩第一次错过灭掉董卓的机会。

就在同一年,保留有兵力的董卓本来该到并州去上任,他走到河东郡就不动弹了,因为他想留在这里观望局势,看看是否有机可乘。

机会果然来了,带着兵的董卓离洛阳较近,被大将军何进看中,私自招董卓带兵入京。

随后发生的事就比较著名了,何进被十常侍杀死,董卓趁乱进京,立下救驾之功,吞并了何进、何苗、丁原等人的军队,一家独大,掌控了朝政。

即使这样,皇甫嵩也还有机会对付董卓,他当时并不在京城,而是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皇甫嵩名震天下,对董卓是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他能果断决策,振臂一呼,局势未稳的董卓未必能吃得消,因为在外有袁绍等反对势力,即使在他控制的京城,也存在着王允等坚决反对董卓的力量,而皇甫嵩在各地诸侯间也有很大威信。

?

但是,皇甫嵩又服软了,他听从了董卓的征召,给他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