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点了点墙上的日历,微笑着看着他。
随缘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起来。
他每日早上做早课,晚上做晚课,保持兰因寺的习惯,过午不食。不仅自己如此,还把这些戒律传给了徒弟三藏。
他十几年如一日,不论开始时的不满与不愿,还是后来的诚心,从来没断过,哪怕师父圆寂的时候,也不曾间断。
这些他已经习惯的戒律,已经成为了枷锁,成为了沉重的负担,随着他坚持的时日越久,这份负担愈发沉重。
这就跟他对小渔村事件的念念不忘一样,都是负担累赘,是执念。
佛祖转世修行,能以大毅力挥佛剑斩杀盗贼,坦然面对如此做法带来的业力果报。
他不行,他总是想起小渔村的那些人,不论是惨死的还是被他所杀的,他一想起来就觉得那是他的责任,偏生他不敢承担这份业力果报,于是从小渔村出来,他日日超度夜夜忏悔。
可是就像他劝说那个宾馆床下的尸体时候说的一样,佛法并不能让他不沾业力不担因果,佛法不是教他行恶犯戒之后忏悔的,佛祖为救五百商人而杀生,尚要承担全部果报,芸芸众生,凭什么觉得自己杀生之后念两句经,就可以摆脱果报了?
这个道理是随缘一觉醒来后想明白的。
与它相同的,是老住持所说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戒律?
戒律是僧团为了约束自己的德行,规范自己的行为而特意制定出来的。
最初的戒律也许只有一页纸,后来变成了小册子,然后是一本书,两本书,一捆书……
戒律越来越多,越补越全,越来越繁杂浩瀚,戒律规定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合,戒律穷尽了人可能遇到的所有礼节性与习惯性问题。
于是人们紧守戒律,触犯戒律的人要受到处罚,藐视戒律的人要受到重罚。
藐视戒律的人当然应该受到重罚!
但戒律最开始出现的目的,可是为了规范僧团的行为准则,以便让僧团可以更好地修行啊。
虽然佛法说众生都是佛,但有释迦牟尼佛这样智慧的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可以参悟佛法,悟尽世间法门,其他人不行。因此,为了更靠近佛陀,为了更方便修行,更接近佛法,这才有了戒律。
戒律的本质,是僧团创造出来的工具,是用来帮助僧团更靠近佛法,更好地参悟佛法的工具啊。
如今却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所有人评判一个僧人是否合格的标准。
从什么时候僧人需要评判了?又是从什么时候评判僧人是否合格的标准不再是他对佛法的领悟,而是他“像”不“像”一个僧人,他有没有紧守戒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