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全家齐上阵(求收藏求推荐)(2 / 3)

山的必经之路。

为了应对明天的庙会,父亲早早的联系了孙庄一个老伙计,以一百块一天的价格,租赁下了他那不用的老房子。

这两年县里实施整村搬迁计划,交通不便的孙庄,绝大多数村民都搬到了新家。只有少部分的老人家,留在老村子里,说是要落叶归根。

往年,父亲在卖完玉米后,就骑着车到处收皮货。孙庄这个地靠云山的小村落,是父亲经常落脚的大本营。去的时间多了,父亲和孙庄的几个村民关系处的相当不错。这次正巧要赶庙会,父亲就联系了一家,作为玉米的加工点。

“对,孙庄!”

母亲吃着春节时期留下来的麻花,喝了一口水后道:“刚刚数了一下,一共二十袋。拢共也没有一千根玉米。明天咱们设三个点。我跟你大姐在孙庄路口,你和你姐夫去新庙,你爸到老庙去!!”

话说,云山庙会的由来,据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个修行有成的道士,在云山中得道升仙。后来,老道的弟子,在老道修行飞升的地方,盖了一座云山观。。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慕容前往。

不过,早年间云山观被捣毁。后来五六年前,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又决定新建云山观。不过,云山观旧址位于深山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地方政府考虑和各种因素,综合了一下后,决定在山口选择一处位置,盖起了如今的云山观,也就是新庙。而云山观的旧址,则被当地人称为老庙。

虽然新庙地靠外界,交通方面。但每年的庙会,还是有很多人不惜辛苦,翻山越岭的往老庙去。对于这些信仰虔诚的人来说,新庙和老庙的区别,就等于西游记里的小雷音和大雷音一样。

杨白关心的可不是这些,他想的是老庙可以比新庙远多了呀,而且山路难行。到时候只能依靠人力往上抬。

父亲都五十多了,扛着东西去老庙,显然不合适。

杨白摇头道:“还是我去老庙吧,姐夫和爸在新庙!”

“我去吧!”

父亲摇头道:“那段路很不好走,你又没去过,再说你还小,拿不动。明天你就和你姐夫在新庙就行了!”

“还是我们去吧!”

沉默的大姐夫开口说道。

“爸,妈,让他们俩去吧!”

大姐看到僵持不下,哭笑不得道:“爸,你都多大岁数了!”

父亲不服老的哼哼道:“我才五十六,我年轻的时候,背着一百多斤的皮货翻过了整个云山呢!”

“你现在又不年轻了!”

大姐没好气的说道。

一旁,母亲想了想,笑着道:“那就白杨和斌斌去老庙吧,当家的,你就在前庙吧。孩子们说的也没错,你这年纪大了,还是省点心吧!”

母亲说的话,在家里是有绝对的威信的。

此言一出,就算是定了。

父亲虽然还是觉得自己没老,扛个一百斤东西,去老庙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子女们却对此表示了统一的反对。

于是,计划就此定下。

“装车吧!”

一支烟抽完,父亲起身说道。

随后,五人纷纷起身。

父亲和姐夫两个男人,杨白一个男孩儿,三个人下了地。

一人一袋,将玉米扛起来,走出地里,搬到了车子上。

一共摘下来了二十袋玉米。

三轮拖拉机上,装了十几袋。

大姐夫的神车上,塞进去了六七袋。

最后三袋,放在了杨白的电动三轮车上。

“走吧!”

母亲大手一挥,上了大姐夫的神车。

随后,众人启程。

大姐夫的车毕竟是正儿八经的汽车,一脚油门,很快绝尘而去。后面,父亲开着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