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内古代的辣味来源,还包括胡椒和芥辣。胡椒是汉朝传入我国,到宋代海运发达后,才开始大量进口,等明清时期使用越来越广泛。
芥辣分成芥菜疙瘩和芥末,是北方主要的辣味来源,芥末也并非霓虹的芥末,而是成熟的芥菜种子碾抹成的粉末调料,一般呈黄色。
京城现在有名的芥末墩儿,跟宋朝食谱《吴氏中馈录》里记载的一道芥末瓜儿,制作手法一模一样。
这道菜就是用芥末加醋,和温水调开,制作成芥末酱,拿来腌渍黄瓜。”
“小杨师傅补充的很完善。”
缪师傅对杨振兴这么小年纪,就如此了解古代饮食文化,还能说出宋朝食谱的内容,感到十分震惊。
因为一般而言,像杨振兴三十出头年纪的厨师,基本都忙着提高自己的厨艺水平,挖掘最后的潜力。
或者是固定自己的厨艺风格,打牢厨艺路线。
理论知识不是说没人去研究,基本都以专家学者为主。
厨师的话,基本等到六十岁退休以后,不再教徒弟,才有时间精力去研究理论知识。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大师,一直等到五六十岁,才会出版第一本自己主编的饮食理论书籍。
如果去全国各地找三四十岁的厨师,问他们知不知道《吴氏中馈录》,一百万个人里面,能有一个说自己知道的,都算罕见。
心里感叹杨振兴年纪轻轻就熟知传统饮食文化,缪师傅接着说道:“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有大幅增长,开垦出许多荒地。
在此之前,没有错季培养的技术,这些辣味原料获取很难,也只有三香算是能够大规模生产。
而且除了川府、南湖等地区食辣是为了祛湿寒,古代吃辣主要还是为了压腥膻为主。
所以也就导致不管是川菜还是湘菜,辣菜的比重很小,还是以清淡菜为主。
说起来湘菜最早吃的也不是辣,他们吃的是苦口,通过食用豆豉、苦瓜这些带苦味的食物,达到清热、除湿的效果。
和川菜一样,湘菜也是在明清时期,辣椒传入国内后,才逐渐兴起吃辣的特点。”
黄师傅点头附和道:“这点缪师傅说的不错,咱们中医素有‘苦能泻火’、‘苦能燥湿’的说法。
跟川菜一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浏阳豆豉’,就是湘菜大苦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