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这是在唐朝,一味强调一夫一妻那也是有点勉为其难。
她却没想到这事来得如此之快。
原来,这事起于一次圣上去兴宁宫看望萧太后,说起李奏,太后惋惜的说:
“六郎也是个孝顺孩子,当时不注意小节,才让有心人给利用。我记得今年是他和安王的弱冠之年,他不在长安,连行弱冠礼都没人替他做,也是可怜。”
“我才收到六弟给我送来的一篇经文,这还是先圣在东宫的时候过生辰,我们一同给他抄的......既是太后提起,庆成节就诏他回京,让他在太后宫里行个礼,算是补偿他今年的弱冠礼吧。”
六郎已经离京八月,柳青、李逢吉来报,都说他深居简出,除了陈留大长公主、苏将军两府,他并不与他人交往。
顾允之去了一趟东都,那也是他腿断四个月后,等到顾允之回京,自己还密诏他入宫,让他说出六郎的伤情。
结果只得了“听天由命”四个字。
就算能拄拐跛行,他也不再适合登基成皇了。既然如此,自己对他又何必严防死守?宽待六郎,还能得到兄友弟恭的美名。
“甚好甚好,圣上若不这么说,哀家还不好提出来。早年她母亲在的时候,就不争不抢,我们后宫相处都很和睦,我也算代他母亲给他一点宽慰吧。”
萧太后听弟弟说了几回,他在东都还没有被李逢吉找到的时候,做的茶叶生意经常得到李奏关照,才让他在东都过得不错。
太后觉得,这也是缘分,都是先圣的儿子,能帮就帮帮他。
圣人又道:“六郎二十都未曾娶亲,我看礼部侍郎郑彦的孙女就不错,不如替六郎求取郑氏,那岂不是双喜临门?”
这也不是突然提起郑侍郎,因为圣上听说,有人动员郑彦将孙女送进宫与皇家结亲,他傲气的说,郑家不需要靠成为皇亲来提高身份。
郑彦是荥阳郑氏长房出身,这些士族确实不屑于皇室结亲,可圣人就不高兴了:我李家统治天下二百年,难道就比不上你们七姓十家?
你不想让孙女嫁入皇宫也行,我就让她嫁到宗室,他还是个跛足皇弟,恶心死你。
圣上忍了好久。
等走出了太后的南薰殿,他才仰天长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