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满眼风光北固楼(七)(3 / 4)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556 字 2022-08-01

考究了。

踏进衙门之后。

大堂之上安静的几乎听不到任何的声音。

一排排的座位上,坐满了人,有农民,有商人,也有工匠,还有一些读过几年书的书生。

这些人都是来陪审的。

算是如今大明律中一个特色。

两旁分别是两个台阶,看新旧程度,都是临近布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审判的要求来。

“开堂。”

年轻的公孙明坐在主位上,两旁分别也有着协助他断案的人员。

在他们同一个班级,同时学习大明律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努力用功,论对法律的熟悉,和他都是差不多的。

唯一的区别就是,当年考试的时候,比这些人多了一分。

随着公孙明一拍惊堂木,一声开堂就从大堂之中传了出去。

衙门之外,也有着很多等待着审判结束之后的百姓,其中一些人还在小声的哭泣,也有的让低着头看着脚尖。

男女老少,仿佛都没有活干一样,就为了来看看情况,见见世面。

随着孔家的下人进去,不大一会被带了出来,一直到最后轮到了不在说话的孔胤植。

外面的人暂时是不知道里面的情况的。

大堂之中审判过的人,由于证据

充分,审判的速度也就很快。

“你可有话要说。”

公孙明宣读了一遍孔胤植干过的那些事情,由于太多了,只捡了重点宣读。

差不多两刻钟才宣读完毕,陪审的人员很复杂,此时听着公孙明宣读的罪行,无不咬牙切齿。

就是其中的两位书生模样的人,也是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几句,也找不到方向。

孔胤植抬着头看着前面坐在高台上的年轻人。

此人他在之前刚刚知道名字。

年轻的脸庞,毫无表情的眼神,仿佛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像是在看待一个案件。

“这些罪名我都认下了,不过我要见皇上。”

被士兵们围着,带到了衙门,他就知道,在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就是身上披着的“衍圣公”头衔,也都没有任何的作用。

仿佛在大明的律法之下,就算是孔夫子重生,也得遵照律法行事,没有任何的一点例外。

而现在唯一能够救他的,也就只有京师紫禁城中的皇上了。

也是他大意了。

没想着在崇祯第一次登基的时候,上表声援,也没有在危机来临之前,就就开始活动关系。

别的地方的所有官吏和儒生们,都在看着他。

而他却是在看着其他人。

结果就是,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下,成了台阶下的“罪犯”。

纵观历史,似乎只有他这一代的“衍圣公”似乎遭了罪一样的成了,类似于那种亡-国之君似得。

看起来可怜,又可悲。

“可以,在你被法办的时候,皇上就有过交代,你要是不服气的话,也额可以上京一趟。”

公孙明把公文一手。

判决书上立刻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轮流的传递了下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写着自己的名字。

就算不会写字的人,也要按着手印。

孔胤植最是识时务,爽快的签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在护卫的带领下,走向了另个出口。

一边走一边想着,崇祯已经把他的所有行为都料到了。

就是不知道,孔家得到家业,最后会落在谁的手中,大概率是没有人敢于顺便的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药。

“今日审判完毕,退堂。”

又是一声惊堂木拍响,公孙明疲惫的靠在椅子上,休息了好一会才整理文件,装进了一个特殊的盒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