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欺负到我辽王头上了?(2 / 5)

谈到过此事。

主要就是因为朱启先前认识了许多武官,而且带着那些武官拿了不少的功劳,刘伯温是特意提醒朱启,最近一段时间不要和那些武官们走的太近,以免到最后引火烧身。

朱启自然是倒头如蒜:

“老师说的是啊,小王也是这么想的。”

朱启觉得其实没想那么多,但刘伯温神机妙算,他既然这样提醒了,听着肯定是不会错的。

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很快朱元璋就把好几个将军给下了牢狱。

倒不是那些历史名将,仅仅只是一些小角色,但也算是对淮西勋贵们的一番敲打。

而事实上那些淮西勋贵们也确实收敛了不少,最主要的就是淮西勋贵的首领们,李善长。

他直接递交了辞呈,想要告老还乡。

这事情还是李善长的儿子,李祺过来跟自己说的。

他老子李善长不仅告老还乡了,回去之后甚至还娶了一个新媳妇,20岁都不到。

想他李善长几十岁的人了,居然还要当新郎。

李祺自然是气愤不已,但李善长是他的父亲,他也没话可说。

不过朱启倒是看得明白,这李善长真的不是为老不尊,纯粹就是为了让朱元璋放心而已。

朱元璋最怕的就是什么?

可不就是手底下这帮子人,仗着自己功勋了得,然后开始嚣张跋扈,谋权篡位吗?

李善长这样自污名声,在外面肯定就好不到哪里去。

起码那些自诩清白高尚的儒生们就不会看得起他,但也能让皇帝放心啊。

李善长确实是个聪明人,在历史上也是差一点就能够安享晚年的,可惜后来被卷进了蓝玉桉之中。

说白了,还是没有彻底的归隐,你说如果像汤和徐达那样退下去,以后就真的啥事也不管,什么官员也不走动,哪有那么多事情了?

当然,这也和李善长活的比朱标久,关系很大。

毕竟汤河和徐达都是走在朱标前面的呀。

不过朱启把这些也就当个新闻听一听,还是觉得和自己没啥太大的关系。

却不知道整个官场现在都已经是一片风起云涌……

——————

洪武十一年,二月,中书省。

胡惟庸坐在中书省丞相的椅子上,正看着手里的各种各样的文书。

自从李善长递交辞呈回去娶了新媳妇之后,以前在李善长手下的胡惟庸,此时自然就成为了百官之首。

也是中书省目前唯一的一个丞相了。

但胡惟庸原先的官职是右丞相,在李善长辞职之后,按道理来说,他应该往前替补,成为左丞相才是。

但奇怪的是,朱元璋并没有将胡惟庸的官职提拔为左丞相,而是让他继续在右丞相的位置上呆着。

对此,胡惟庸自然是有些忐忑不安的,毕竟李善长都已经隐退到幕后安享晚年了,自己还不能提升。

而且这段时间又杀了那么多的官员,整个叁省六部,有一大半的官员都遭了殃。

武将勋贵门那边也被抓捕了不少,显然皇帝正在清理官场。

不过转念一想,胡惟庸自认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贪污腐败受贿也是没干过的。

毕竟从一开始,胡惟庸跟着朱元璋的时候,就已经做的不错,官职不小,自然不缺这些金银珠宝。

而且胡惟庸这个人对于金银珠宝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对于权力的兴趣才是最大的。

正因如此,胡惟庸觉得自己肯定不会成为皇帝清理的对象。

而且自己这么能干,也能够揣摩圣意,基本上朱元璋想干的事情不用说出口,自己就能明白,就比如说处理掉小明王那件事。

可不就是自己去吩咐的吗?

而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