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剖面图的透视镜头,真正的难点在于一镜到底的演员配合。
以阿泰为核心,对手陆续登场的时间点如何设计,如何在狭窄空间里完成打斗,而且画面不会显得太过套路也太过虚假,武打演员之间的配合如何在套路之中保持真实,并且确保拍摄的流畅和自然。
同时,血浆和伤口等等特殊化妆与实际打斗动作的配合,在一镜到底的纪录片式镜头里不要暴露马脚,甚至还需要呈现出真实感,这无疑又是难上加难,毕竟投入实战之后,可能出现无法预知的意外。
终于!
这一次的拍摄堪称完美,整个摄影棚片场所有人全部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正在上演的拍摄。
甚至在某个瞬间,恍惚忘记了这是拍摄现场,全心全意地沉浸在血浆迸发的肾上腺素之中,浑然忘我地投入其中。
动作,完美;配合,完美;血浆,完美。
包括阿泰和江涛两个人如同芭蕾舞步般的脚步也是完美,真正展现出侧剖面镜头的画卷式艺术美感,仿佛亲眼见证一副油画的创作一般。
接下来则是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的难度还要更上一层楼,难点在于陈慕和演员们之间的默契配合。
从进入剧组第一天开始,摄像组就在和武术组配合,探讨如何用近距离伪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第一视角的真实感和冲击力——
摄影师的脚步应该如何保持距离,同时,动作演员的武打应该如何设计动作,双方的配合如何不会出错?
当然,这不是一镜到底,可以采用多次不同角度来完整捕捉整个武打场面,然后通过后期剪辑点的控制来制造出场面的“呼吸感”,但前提是,摄影师的镜头就必须具备韵律和节奏,演员的打斗就必须具备角度和构图。
难度,不止一点两点。
陈慕,全神贯注、屏息凝视,他甚至可以听到自己血液在汩汩沸腾的声响,宛若万马奔腾准备挣脱束缚一般。
陈慕喜欢这样的挑战,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持续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寻求突破。
近了。
更近了。
陈慕的视线余光始终在观察逐渐靠近走廊右侧尽头的阿泰。
一方面是在观察自己切入镜头的时机,另一方面则是在观察阿泰动作场面的节奏,慢慢调整自己的呼吸。
又近了。
阿泰和摄像机同时慢慢靠近,然后陈慕稍稍躬身往前走了两步,与摄影机轨道保持平行,身体重心稍稍压低,保持平稳状态,尽可能接近轨道拍摄的稳定性,确保画面能够无缝衔接,方便后期剪辑。
踏踏。
踏踏。
阿泰正在越来越近,陈慕扛着摄像机开始横向移动,提前一步切入镜头,由远及近地将视角拉拽过来。
走廊拐角已经近在咫尺,阿泰的脚步稍稍一顿,就可以看到两把长刀激荡着空气破空而来,硬生生地将他的上半身往后逼退,勉强避开了血光之灾。
同时,陈慕的脚步大胆果敢地往前上步,一个弓步突进,身形就已经匀速拉近成为近景特写模式,来到阿泰右侧肩膀的斜后方,近距离地捕捉到那张娃娃脸的侧面,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的呼吸起伏。
嗖!
长刀横向挥舞,阿泰一个后仰弯腰,完成一百八十度的绕圈;却见陈慕的摄像机在手腕里一个翻转,跟着阿泰的动作下沉、转动、绕圈,小碎步的脚步调整保证自己能够贴身跟上阿泰的一举一动。
监视器里,陆潜就能够看到画面跟随着阿泰的动作急速转动,镜头却依旧保持清晰,将明晃晃的长刀和刺眼的路灯光芒尽收眼底,甚至还能够看到天花板之上的霉斑和水渍。
从轨道拍摄的平稳到细微晃动的呼吸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