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 准备就绪(1 / 2)

电影,从本质来说,就是调度和剪辑的艺术。

为什么新生代导演的作品被吐槽“死板”,为什么超级英雄电影被吐槽“僵硬”,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调度。

武打场面、爆炸场面、宇宙大战、狂轰乱炸,这些镜头,不管是电脑特效,还是实际拍摄,调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呈现场面、如何牵引视角、如何制造沉浸感、如此调动肾上腺素,这就是一门学问。

某种程度来说,越是商业大片,就越是需要“电影感”,反而是艺术电影,依靠台词、角色、剧情和内核来制造情感冲击力,哪怕就是将摄像机放置在原地呈现长镜头,也没有问题,呈现手法明显更加多样,但商业电影却不行——

因为商业电影需要视觉冲击力。

在这里,可以简单举例,更加清楚也更加直观地阐释什么叫做“调度”: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

许多普通观众不理解,斯皮尔伯格就是一位“商业电影导演”,却为什么能够被无数专业人士和狂热影迷称为“大师”,难道就因为“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吗?

其实,不然。

在斯皮尔伯格作品序列里,有这样两部电影,“幸福终点站”和“头号玩家”。

“幸福终点站”里有这样一幕,就是男主角被困在机场,无法离开,然后镜头上升,呈现出整个机场的繁忙景象。

在这里,就深深展现斯皮尔伯格的调度能力:

一直到多年以后人们才得知,机场繁忙景象的这一幕,所有出镜人员的移动线路和时机都是经过设计的。

什么时候什么人从哪里横向经过遇到什么人又做出什么反应,然后再有什么人出现又引发什么连锁效应。

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经过斯皮尔伯格精心设计的。

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可以看到熙熙攘攘数百人,纵横交错,川流不息,却完全没有任何嘈杂和混乱,进而衬托出男主角的孤独和茫然,一个又一个小小细节碰撞出来的景象,轻而易举就将男主角的处境呈现出来。

这份功力,绝对不是普通导演能够具备的。

“头号玩家”则是另外一种呈现,开头第一幕的赛车。

仅仅是这一幕,从第三视角切换到主观视角再切回第三视角,从聚焦主角到聚焦全局再切回主角身上,整个镜头调度如同水银泻地一般,眼花缭乱的同时又酣畅淋漓,将调度和剪辑的艺术推向极致。

要知道,拍摄“头号玩家”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已经七十二岁,但是,这份功力依旧轻松秒杀一票中生代导演。

看看那些超级英雄电影的调度,毫无生命力,不仅刻板俗套,而且僵硬乏味,这才是最致命的打击。

为什么说超级英雄电影就是“主题公园”呢?

因为电影就呈现出一个布景、一个背板,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经过相同的套路,撇开情感冲击全靠情怀之外,电影自身没有任何魅力,调度和剪辑的艺术已经被遗忘,那么,电影又怎么能够称为电影呢?

当然,陆潜并不认为自己就能够和斯皮尔伯格相提并论了,但至少,他在尝试,并且依旧在不断进步。

通过“突袭”两部作品累积一定经验之后,陆潜希望能够在“死侍”里更进一步,以调度来展现画面的生命力。

那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细节,在调度和剪辑之中碰撞在一起,迸发出化学反应,最终呈现出不同的观影体验。

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出现在画面里的反派/打手,浑身上下看起来全然没有任何一点武打细胞:

站姿、脚步、架势、体型等等,完全就是普通人的姿态,那么又如何带来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呢?

也许,普通观众根本察觉不到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