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掌控军队,把持朝局,所以才会不断地把外戚外派,尤其是军事将领都必须分批出国去打天下。
曹猛知道岳飞出任大理大都督,不南下还有其他原因,只不过陛下不愿意提及,自己就不好问什么,还是装糊涂比较好。
大汉天子接着说道“这次出征,由于是出国作战,国外很多情形和国内不一样,因此,你自己也要做好调整,不能一刀切。当地的土著和我们大汉语言不同,尽管朕会排弩数百太学生随军出征,但还是有很大的语言隔阂,那么要知道合理的对当地人进行分化治理,让当地人治理当地人,你们只需要掌控好军队,把持好财政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想着赶尽杀绝,也不要想着轻易的把土著进行汉化,那样会引起地方动荡不安,到时候,你就会被此起彼伏的暴乱牵制住,再也没有精力去出征。”ii
自从大汉太学成立之后,就专门成立了语言分院,每年都会招收大量的太学生学习各族,各地语言。那些出国经商的人之中选拔优秀人才出任教授,他们只要执教三年就可以为官,最高可以授予正五品。
学习语言的太学生不仅免学费,还可以领薪水,第一年参照九品文官的薪水水平,第三年就参照正七品水平。只要是被派遣到海外,就直接是正七品,并且三年后回国,提升成正六品,五年后回国正五品。
当然了,海外的正七品薪水比国内正五品还要高,要的就是这批人才愿意留在海外,当然了一切都是自愿,朝廷不做干涉。
这些学习外国语言的太学生都是全才,不仅要学习国外的语言,还要学习国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等,都是综合性人才,比那些参加科举的莘莘学子厉害多了。ii
为了表示对语言学院的重视,天子亲自出任名誉院长,每年都会抽出来十天,给莘莘学子授课,这是大汉的传统。
在大汉,只有商学院,科技学院,海事学院,军事学院的莘莘学子才会听到天子授课,都是每年十天的课程,当然这十天是不固定日子的,毕竟天子日理万机,哪里连续十天休息的时候。这四个学院的莘莘学子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门生,都有远大前程,这点甚至好过科举出来的学子们,这也是文官集团对天子不满,想要参与夺嫡之争的原因。
不管文官集团多么不满,大汉的转变已经深入人心,无数的学子最终选择商学院,科学院,海事学院军事学院,尤其是家庭条件差的学子,这四座学院是最好的出路,因为这里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有津贴,基本上衣食无忧。ii
久而久之,大汉的学子自然分类,家庭条件好的继续选择科举,因为这是当官的捷径,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则不会参加科举,而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学院去。
大汉天子讲了很多,就是不知道曹猛能记住不,最后大汉天子说道“那些学子不仅仅是解决语言问题,还是治理地方的最佳助手。你记住军人只负责打仗,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他们,千万不要越俎代庖自寻烦恼。”
大汉关于海外收益,有一套成熟的运行体系,压根就不需要曹猛操心,他只需要打仗,维护稳定就可以,其他的都是文官操作。
曹猛逐渐明白天子的良苦用心了,也知道这些都是为自己好,要是治理不好那些区域的话,很难驯服当地的土著,总不能没完没了的杀人吧。
没完没了的杀人,这显然不是曹猛愿意做的,他更愿意驰骋沙场,和敌人杀的昏天黑地,而不是愿意去屠杀。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将军更加应该是按照天子的旨意去做,而不是根据个人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