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这可不是一个人的生死,关键是这个人的生死对河北形势至关重要。
不知道究竟什么情况,刘正龙就派人飞鸽传书给河北,看张觉那边究竟什么情况。既然这个家伙的脑袋保留到了今天,那就努力让张觉活下去吧,毕竟是想投靠大宋。只不过要摸一下底,这个家伙究竟是在金国混不下去才想另起炉灶,还是真的想回归大宋。
这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张觉只是想到大宋保命的话,那么这个家伙存在就是祸害,要及时铲除,当然了,铲除的事要交给金军处理。要是真心回大宋的话,那就拉他一把,毕竟这个家伙还有几万人马,如果稀里糊涂的都扔到金国哪里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刘正龙只能是顾及南方这档子事,没有心情顾及河北,毕竟鞭长莫及,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那个在西夏兴庆府还没有见过面的儿子。
刘正龙倒是风流快活,可是童贯老贼可是度日如年,河北局势越来越紧张,燕山之南的宋军全部给金军清理,燕山府已经成了一座孤城,要不是还有怨军做支撑的话,说不定知府王安中早就跑了。
王安中是没有跑,但是童贯这个河北路宣抚使终于扛不住了,他跑到了太原,这个家伙是鸵鸟心态,自己逃到太原就好了,至于河北路怎么样,燕山府怎么样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
王安中本来就是贪生怕死之辈,现在童贯逃走了,他就更加坚持不住了。只不过这个家伙也不傻,人家童贯是河北路,河东路宣抚使,不在河北,去太原府,美其名曰是巡视河东路。可是自己是燕山府知府,要是不经政事堂同意,擅自离去的话。那这辈子就彻底告别宦海生涯了,休想东山再起。
大宋是文官天下不假,可是宦海有宦海的游戏规则,燕山府的知府在没有政事堂调令的情况下离开的话,那永远都不要当官了,只能乖乖的回家抱孩子去。对于王安中这种宦海里面的老油条,把官位看得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非到万不得已,他是绝对不愿意擅自离开燕山府的。
离开不离开燕山府倒不是主要的,不管怎么说,短时间金军也打不进燕山府,王安中倒不是担心这个,最让给这个家伙头疼的是张觉这个混蛋,动不动就闯祸,而且好像得罪了金人,要是金军一整个借口伺机挑衅的话,那麻烦就大了。
文官,始终有文官的骄傲,王安中这个知府可不是一般的知府,那可是朝廷委派的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
正三品的王安中下一步就是尚书右丞,进入政事堂的渠道已经打开了,这种孤傲的文人怎么会看得起张觉这种从辽国投降过来的武将呢,再加上这是一个惹事生非的主,就注定了经常给这个叛将小鞋穿。
张觉,只是一个小角色,给他小鞋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最起码王安中不当回事,可是他有点不放心郭药师,要知道这个怨军的统领是同知府事,也就是燕山府的副职,再加上对燕山府局势熟悉,背后又有数万怨军,以至于这燕山府的正副就较上劲了。一个是位高权重,有朝廷撑腰,可以说是强龙,而郭药师是燕山府的地头蛇,又有强大的怨军,注定了不会像强龙妥协。
原本张觉是辽军的武将,后来投奔了金国,还被加封临海军节度使,不过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反叛金国,最终投靠燕山府。
原本王安中是瞧不起张觉,也不想手留的,可是为了对抗郭药师,这个家伙才收留张觉。可是没有想到张觉惹事生非,压根不服管教,这才让王安中给这个家伙小鞋穿的。
惹不起,还躲不起呀!王安中不想招惹郭药师了,也不想理会张觉死活了,只想着抓紧调到经常,这个家伙不停的朝廷那边送礼,大批的金银珠宝送给吏部尚书王时雍,还有给政事堂的相公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