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等等……
朱厚熜认真听取着他们的意见,心中渐渐有了计划。
随着日子的临近,朱厚熜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
他很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未来的命运,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冷静、要睿智、要果敢……
终于,李初玄等人抵达了湖北兴献王府。
朱厚熜早已率领众人在府门外等候。
当他看到李初玄等人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朱厚熜看到李初玄的那一刻,脸上的激动难以掩饰,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他快步上前,对着李初玄拱手道:“没想到竟是镇北侯亲自前来,本王深感荣幸。”
李初玄上前一步,淡淡的说道:“见过王爷,奉陛下遗诏,特来迎接王爷进京继承大统。”
“镇北侯,你不认识本王了吗?”
闻言,李初玄微微一愣,微微抬头,看着朱厚熜那熟悉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他疑惑地问道:“王爷,我们是不是见过?”
朱厚熜哈哈一笑,说道:“镇北侯,当年在龙虎山一别,已有许久未见了,那时本王便觉得镇北侯乃非凡之人,今日再见,实乃缘分。”
李初玄闻言,眉头微挑。他仔细回忆着当年在龙虎山的情景,那个年轻聪慧的小王爷朱聪的身影渐渐与眼前的朱厚熜重合起来。
他感慨道:“原来如此,真是没想到,当年的小王爷竟然就是今日的新君,这可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朱厚熜微笑着说道:“是啊,那时本王便对镇北侯的才学和见识钦佩不已,如今本王即将继承大统,还望镇北侯能一如既往地辅佐本王,共同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努力。”
李初玄连忙行礼道:“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王爷,不负先帝与王爷的信任。”
朱厚熜点了点头,然后邀请李初玄等人进入王府。
在王府中,朱厚熜与李初玄回忆起当年在龙虎山的点点滴滴,气氛十分融洽……
见时机差不多了,张永缓缓起身,摊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轻咳了一声,恭敬道:“陛下遗诏!”
朱厚熜等人赶忙下跪听诏,李初玄起身,微微躬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永不留痕迹地往旁边挪了一小步,避开了朱厚熜的行礼,随后才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眇躬,绍承大统,十有数年,夙夜忧勤,不敢怠荒。今朕大限将至,念及江山社稷,特留此旨,以诏后人。”
“封,宪宗皇帝之孙,朕之堂弟,兴献王朱厚熜为新君,继承大统!朕深知朱厚熜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对国之大事常有独到之见。朕望其登基之后,能以仁德为本,心系百姓,勤勉治国。当广纳贤才,任人唯贤,使有识之士皆能为朝廷效力。”
“新君当以史为鉴,汲取历代帝王之得失。不可骄奢淫逸,不可荒废朝政。当励精图治,振兴大明。保我大明江山稳固!钦哉!”
朱厚熜跪在地上,聆听着圣旨中的每一个字,心中的激动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遏制。
当张永读完圣旨,那最后一个字的余音仿佛还在空气中回荡,朱厚熜的身体微微颤抖着。
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一种混合着惊喜、敬畏与责任感的光芒。他的双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过了片刻,朱厚熜才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臣朱厚熜,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他再次深深叩首,额头触地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站起身来,朱厚熜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李初玄和张永身上。他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