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缘法到(1 / 2)

最高楼 只今 1098 字 19小时前

不上半个月,京城里就有传闻:董家又要东山再起了。

缘由是皇上下旨任命董司业为都检点,巡查西南。

这摆明了让他立功,回来之后就可以加封立功了。

皇后知道也很高兴,董司承是她哥哥,董司业是她弟弟。

原本她这个弟弟是很不成器的,还有几分扶不上墙的意味,否则也不至于在董家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也只做到四品官。

可今时不同往日,董司承一时半会儿还是不能起复的,这一点皇上和大臣们都心知肚明,董家人自己也知道。

可董司业毕竟还算是干净的,由此可见皇上对董家仍念旧情。

“朕每每念及当初太师扶立之恩,心中常恻恻。又不忍心皇后为娘家忧虑,憔悴自身。”皇上是对皇后如此说的。

这对于皇后来讲自然是莫大安慰,她的心情也随之转好了不少。

这日董司承的妻子王氏、董司业的妻子毛氏进宫请安,都是一副喜气盈腮的模样。

“陛下昨日特意命人赏赐了太师许多东西,还说太师年纪大了,不必谢恩,所以臣妾想着无论如何也得进宫一趟。”王氏笑着说。

赏赐太师就是赏赐董家,那么多贵重的东西,器重之意不言而喻。

“是啊,这都是皇上心疼皇后娘娘才会如此顾念董家。二老爷这些日子也是天天念叨,说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做事,回报皇上和皇后娘娘。”毛氏也忙说。

“董家向来是知道感念皇恩的,”皇后的语气里难掩自得,“这一点陛下心里清楚,也不会忘记董家的功劳。”

“这都是托皇后娘娘和太师的福,”王氏说着眼圈儿红了,“罡儿那个不争气的,连累了董家,更是让皇后娘娘伤心了。”

“也别这么说,他是被人算计了。”皇后信人唯亲,“当初咱们都被陈氏给蒙骗了,以为她和咱们是一条心的。后来才知道她的城府实在深得很。搞垮了董家再来算计我,却不想多行不义必自毙。”

“可是人哪里知道这些呢?罡儿已经被定了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熬出头来。”王氏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在发配的地方受苦,心就像刀割一样。

“大嫂嫂你也快别伤心了,之前是没有办法,如今事在人为。”毛氏故意把事在人为四个字拉长了说。

“是啊,皇后娘娘,我们进宫一来是谢恩,二来还有件要紧的事说。”王氏知道今天的事若是办好了,她儿子就极有可能被赦免。

“什么要紧事这么郑重?”皇后有些好奇。

“京城里来了一位天师,道号清虚子,真是神乎其神!”王氏一提到清虚子便双目放光,“还是云阳侯夫人说给我们的,起初不大信,可想着至多也不过是破费些钱财,便请了他来。

人家一进门什么话都不说,只要了一碗清水,在二门前走了一圈,那水就变得浑浊不堪。

说咱们家被霉运压着,顶好是起坛做法,襄解上七日便有成效。

娘娘也知道这些日子太师一直病着,我和大老爷身上也不舒坦,这几个月吃的药也怕有一车了。

可是襄解完之后只觉得这身上轻快的不得了,连太师的胃口也好了很多。”

“是啊,是啊,紧接着皇上便赏赐了东西,还下了旨意。”毛氏也说,“这可不是灵验吗?若是不灵验怎么能应验到这地步?”

“那道长可说了,董家的霉运只能解到这地步,若想运势更好,要紧处在娘娘这里。”王氏说,“我们一想的确是这样,娘娘好了,董家才能好。娘娘这些日子着实辛苦,可我们瞧着光是心疼,却做不了什么有用的事。”王氏语重心长,“不如请那道长到宫里来祝祷一番,退一万步讲,就算一点儿不灵,娘娘您也没什么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