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岳文轩的新岗位(3 / 4)

,那不就有钱了?”

“等卖水果的钱拿到手,还得三个月的时间,我还没看到那两张拖拉机票,也不知道会不会过期?”王支书有些担心。

岳锦海磕了磕烟袋,郑重说道:“现在操心这一点还是太早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其中一张拖拉机票拿到手。

我看你明天就得跑一趟公社,赶紧把这张票争取下来,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消息,总共就两张票,咱们未必能拿到手。

至于票上的购买期限,等把这张票拿到手,自然也就知道了。

万一时间来不及,咱们再另想办法也不晚。”

“是这么个理,那咱们就赶紧举手表决吧,同意买拖拉机的同志举手。”

在王支书的主持之下,很快就全票通过了购买拖拉机的决议。

大河村的地少,粮食不够吃,但因为有水果的收入,并不缺钱,买东西一向很大方。

拖拉机的费用虽然很高,但考虑到拖拉机的重大作用,并没人反对。

毕竟是集体出钱,虽然平均下来每家每户都有一份,但只要不是从现在的口袋里往外掏钱,大家还是舍得的。

可能是王支书和公社领导的关系好,也可能是拖拉机的价格太贵,其他村买不起。总之,第二天中午,王支书就把其中的一张拖拉机票拿回了村里。

听说村里马上就要添一辆拖拉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都很开心。

首先,拖拉机是个稀奇玩意儿,在这个年代就是最先进的机械,村里有一台拖拉机,这是特别有面子的一件事。

其次,拖拉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尤其是用来耕地的话,速度飞快,以后村里再也不用为缺少耕地的大牲口发愁。

这张拖拉机的有效期限还有八个月,村里有足够的时间把购买拖拉机的钱凑够,倒是不用担心会过期。

但如果等到凑够钱再把这辆拖拉机买回来,也就赶不上秋天耕地的农时了,未免让人遗憾。

岳文轩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他主动找到王书记,说道:

“王叔,现在咱们手里有了这张拖拉机票,不一定非得等到凑够了钱才能买到手。

咱们可以和拖拉机厂协商一下,咱们可以先把拖拉机开回来,同他们约定好,等秋后卖了钱一定如数把钱还上。”

“这样能行吗?拖拉机这么贵,人家敢答应吗?”王支书从来都没敢这么想过。

“不一定能成,但咱们可以试一试,万一对方同意了呢?

要是能提前几个月开回来,秋天耕地就不用愁了,正好用得上。”

继续阅读

“也就你敢这么想,换成我根本不敢打这个主意。

你的意思是咱们试一试?”

王支书对自己没信心,但他对岳文轩有信心。在下乡之前,岳文轩毕竟是大厂的技术员,见识比他这个村官可要高多了,既然岳文轩敢这么说,应该就有一定的把握。

只是试一试,又不用付出什么,不过就是浪费一点时间罢了,这点胆量,他还是有的。

既然王支书已经动心,岳文轩再接再厉道:

“这张票是咱们市拖拉机厂开出来的,工厂离咱们这儿也就一百多公里,坐火车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最多两天就能打个来回。

咱们专门跑一趟,把村里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和人家讲一讲,不过就是晚上几个月给钱,对方让咱们提前把拖拉机开回来,也算是支持农村建设,只要咱们把道理讲透,对方肯定愿意支持。”

王支书看得出来,岳文轩对这件事儿信心十足,似乎很有把握的样子,当然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虽然王支书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但还得开个会议集体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