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应该金黄一片、硕果累累的田野,如今只剩下荒草萋萋,连一丝可以慰藉饥饿的绿意都显得那么吝啬。
更令人心碎的是,那些母亲们,她们的奶水早已枯竭,只能无助地用荒草充饥,却仍无法挽回怀中婴儿逐渐消逝的生命。
婴儿们啼哭声渐弱,最终化为无声的叹息,在母亲绝望的怀抱中静静地离去,那一幕幕,仿佛时间冻结,将悲痛定格在了那一刻,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撕心裂肺。
而白卫军,那些所谓的“战士”,他们做了什么?他们闯入了这个已经满目疮痍的村庄,像野兽一样肆虐。
他们不仅带走了壮丁,还无情地剥夺了村民们最后的希望。
陈树生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村子里的灯火已经几近熄灭,只剩下几缕微弱的火光在风中摇曳。
白卫军的马蹄声却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刺耳。他们像一群从地狱中爬出的恶魔,闯入了每一个家庭,搜刮着一切可以拿走的东西。
他们杀害了那位年迈的公公,残忍地打断了他的脊背,给他戴上了屈辱的奴隶枷锁。然后,他们强迫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被侮辱,看着自己的孙子在他们的手中饱受折磨,哭喊哀求却无济于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位老人的眼神中,既是绝望,又是愤怒,仿佛在用最后一丝力气诅咒这些禽兽不如的匪徒。
这些场景,如同烙印一般刻在陈树生的心头,每当想起,他的双眼都会变得赤红,心中怒火中烧。
他发誓,要让这些罪恶的灵魂付出代价,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所以,当面对白军时,他毫无半点手下留情。
他将他们一一捉拿归案,送上审判台,让那些曾经犯下滔天罪行的畜生接受正义的审判。
最终,在一声声的枪响中,那些罪恶的灵魂被永远地送入了地狱的深渊。
陈树生站在审判庭外,望着渐行渐远的囚车,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愤怒的宣泄,更有了一丝安慰。
他深知,这些只不过是无数罪行中的一部分,但至少,那些无辜的亡灵可以安息了。
“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无数的老百姓,怀揣着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自发地涌向了布尔什维克的部队,他们的身影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陈树生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慨,仿佛在描述一个难以置信的场景。
那些扛着简陋工具的农夫,那些紧握着孩子的手的母亲,那些满腔热血的青年,他们以坚定的步伐,汇聚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说起来,布尔什维克后来能够如此迅速地赢得内战,白卫军的倒行逆施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叶卡捷琳娜补充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和愤怒。
“他们残忍的暴行,激起了民众的愤怒与反抗,使得布尔什维克的队伍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然而,话说回来,如此众多的百姓迅速加入军队,并非一件简单之事。
打仗,绝非仅凭一腔热血便能胜任。
在十人、百人的小规模战斗中,个人的勇武或许还能左右战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但当战争的规模扩大到万人、十万人之巨时,个人的作战能力便显得微不足道,仿佛沧海一粟。
“在这个时候,后勤补给是否充足,兵团内部的组织框架是否严密有序,才真正成为决定胜负的左右手。”陈树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剖析战争的本质。
“毕竟,能够单独指挥和组织管理如此庞大军队的将领,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杰出人才。他们不仅具备超凡的军事才能,更有着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信念。”
“在这样的将领带领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