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南宋金国和谈成功(2 / 2)

于是,秦桧与完颜平迅速就议和条款达成了共识,仿佛一切都在不言中默契地落定。夜幕低垂,完颜平刻不容缓,策马疾驰向皇宫,心中满载着紧迫与期望。他迫切地需要见到金国皇帝完颜亮,将秦桧转达的那些微妙而关键的条件一一陈述。

此刻的金国,正置身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内兵力已捉襟见肘,显得力不从心。西京路上,蒙古部落的铁骑如狂风骤雨,肆虐横行,一座座城池接连沦陷,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倒下。那蒙古勇士的马蹄声,似乎已隐约在中都城外回响,带着不容小觑的威胁与战意。若再不采取行动,任由这股野火燎原,中都城恐怕也将难逃一劫,陷入那不可预知的战火深渊。

在这紧要关头,每一步决策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完颜平深知,他肩上扛着的,不仅仅是议和的重任,更是整个金国的安危与希望。

第二天金国早朝,作为南宋使臣的秦桧被宣旨进了大殿。

在众多金国的文臣武将之中,秦桧这个名字往往伴随着轻蔑的嗤笑。他们眼中的那个苟延残喘的宋国,不过是风烛残年中的一位老者,脆弱不堪,似乎只需金国君臣心情一动,便能轻易将其碾压成尘,了断其最后的喘息。

秦桧依照既定的程序,缓缓地将和谈的诸多条件,一字一句地公布于金国朝堂之上。这一举动,宛如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朝堂内的一片涟漪,热议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那些性情刚烈、好战成性的武将们,一个个紧握双拳,目光如炬,仿佛随时准备跃上战马,挥剑南下,誓要将南宋朝廷一举荡平。他们的心中,燃烧着不灭的战火,对和平的谈判嗤之以鼻。

而另一边,一些心思细腻、深谙治国之道的文官们,则持着相对温和的态度。他们虽然同意开启和谈的大门,但心中却有着自己的盘算。毕竟,当下的金国,正面临着物资匮乏的窘境,每一份资源都显得尤为珍贵。因此,他们希望能在和谈的条件上做些微调,以期在谈判桌上为金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朝堂之上,两派意见针锋相对,各抒己见,一场关于战与和的激烈辩论,悄然拉开了序幕。

早在完颜亮的心中,战与和的抉择已如明镜般清晰,他此番举动,不过是巧妙利用这一议题,作为一把探针,悄然试探着手下文武百官的心意与立场。同时,这也是一场演给外界看的戏码,毕竟,秦桧还需重返宋国,继续披上那身宰相的华服,于暗处为金国编织着不为人知的密网。

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