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汝南攻略(上)(1 / 3)

第501章 汝南攻略(上)

甘宁听闻身后传来鸣金声,急忙撇开程普和黄盖,回头观瞧,发现襄阳城头之上,贾诩赫然立于城头。

若是荆州军鸣金,甘宁定然不服从,但是贾诩身为袁军大都督,甘宁却不得不服从。而且甘宁也发现这场战斗远没有想象中那般的轻松,根本没有出现骑兵冲锋后就把吴军击溃的情况出现。相反吴军训练有素的用兵力优势压缩骑兵的行动空间,饶是华北铁骑也没法发挥出全部实力。

甘宁立刻执行军令,大喊撤军,好在骑兵的速度优势大,吴军无法追赶骑兵的撤退。

周瑜则是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其实这场仗打到后面只怕是两败俱伤,自己阵法用得再好,人数上两倍于敌,奈何兵种克制也堪堪打个平手。这领军的乃是甘宁,若是换成颜良、赵云,程普和黄盖抵挡不住,战场上则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周瑜也立刻下令全军撤退,他退到自己的大营后,立刻拔营撤回江夏镇,据城以守。

甘宁则带兵撤回襄阳城,半日之后,文聘、魏延、霍峻三将引着袁军和投诚的荆州军进驻襄阳,整个荆州北部的危机解除了。袁尚的战略意图得以实现。

贾诩也没有过河拆桥,而是兑现了对蔡氏和蒯氏之前的诺言,按照袁尚出发前的旨意,贾诩替袁尚招安了荆州的官员和将领。并且答应尽快把蔡夫人和刘琮从许昌释放,并册封了蔡中为襄阳太守,蔡和为武陵太守,蒯良和蒯越也都册封了官职。兹特别提拔霍峻为南郡太守。霍峻当初是主动追随袁尚的荆州将领,又在徐州防卫战中表现出色,因此被快速提拔。

贾诩根据目前东吴军队的动向,主要防守两个重要城郡,一个是襄阳,另一个则是南郡。因为东吴的江夏和长沙都有驻军,周瑜更是盘踞在江夏。所以贾诩要稳稳的替袁尚守住一半的荆州!将来袁尚想收复荆州全境时,可以从襄阳和南郡出兵!

表面上襄阳太守是蔡中,但是战时时期,一切兵马调动全部归贾诩调配,蔡氏和蒯氏也自知无力与周瑜对抗,因此巴不得袁军派系的人来主管军事方面!

贾诩给霍峻原先荆州兵两万,还有霍峻自身保卫徐州后剩余的六千兵马,合计两万六千人进驻南郡,并把文聘作为副将一并调拨过去。

贾诩和甘宁,魏延,刘辟,龚都则驻守襄阳,有袁军的一万华北铁骑,还有袁军步兵一万五千人,合计两万五千人。贾诩听从袁尚临行前的嘱托,让他关注魏延,说此人脑后有反骨,务必提防此人,要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进行监督和使用。若有不从,贾诩可以直接斩首!

如今多余之人只有一个诸葛瑾了,贾诩虽然得到袁尚的大都督授权,总揽军政两方的事情,但是越是这样,他在一些人员生杀去留问题上,越是小心谨慎。

贾诩向来城府极深,知道袁尚是难缠的主公,慧眼如炬,决不能对他有半分的不敬和怠慢之心,所以本来贾诩是能确定诸葛瑾去留生死的,但他还是命人把诸葛瑾给绑了,让刘辟派人押送到淮南汝南郡袁尚大军处,交给袁尚来处置。这样反倒显得贾诩对袁尚的谦恭和敬畏。

不是领导让你全权负责,你就遇事不汇报不听领导意见了,相反要更加多听取领导的意见才能显得你的忠诚,否则非常容易给人一种“翘尾巴”和得意忘形的感觉。雍正时期的年羹尧要是从贾诩身上学到三分本事,就不至于最后惨死的下场。

荆襄方面的冲突不是袁尚和孙权之争的核心战区,两军的主力目前都集结在淮南的汝南郡。袁军目前有徐州兵团四万人,袁军主力三万人,合计七万人。孙权军则有主力六万人集结在汝南。双方都是把麾下的战将都尽数召集,一场大战在即!

孙权方面智囊团有庞统,鲁肃,吕范,虞翻,步骘,将领方面有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