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旱灾来临!粮食危机!(2 / 2)

方的常平仓和社仓,共有两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座,目前满粮仓只有九千四百二十一座,麦米总量在一千一百三十万石左右;

麦米储存皆有锦衣卫随即抽查,目前大体保存还算良好,还有玉米、粟米等储存粮,目前储备量较多,大概在两千万石左右。”

袁可立说着的同时,朱由检也在纸上快速的测算着。

按照这个数字来看,全国的主要口粮大概在五千一百万石,合计七十六亿斤左右,根据朱由检自己的判断,大明现在的人口总量在一亿五千万到一亿八千万之间,按照这个数量来看,人均口粮不会超过五十斤。

当然这只是大概测算的主要口粮,其余的蔬菜,肉食等无算。

“这些粮食若是放在平时足够,但是遇到灾年,这些粮食远远不够!”朱由检语气十分凝重。

未来二十年,几乎年年有旱灾。

朱由检拿出自己的撰写的一些资料递给王承恩发给下面的诸位大臣。

“诸位爱卿,这是朕对未来的饿干旱写出来的一些资料,在未来至少十年内,干旱会出现三个顶峰,第一个顶峰是在今年和明年,第二个顶峰是崇祯九年至十年,第三个顶峰在十三年和十四年。

这三个干旱顶峰会波及全国,也就是说,在干旱顶峰到达时,几乎全国各地皆有灾民,所以!粮食对我们来说,是重中之重!马虎不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外,朕决定启用官员考核制,粮食储存和赈灾作为主要的政绩要求,此法实施内阁调配各部门全力配合,锦衣卫和暗卫照旧抽查。”

李若琏和骆思恭在一旁赶忙应下来。

“陛下,郑芝龙前日来信,他的船队已经把第一批安南粮食运抵天津港,这几日正在卸货,粮食总量在三百万石,臣以为可以留京一百万石,剩下的两百万石直接转运至陕西各地方粮仓储存,可以即使赈灾。”

黄立极说着,拿出一封折子递上。

朱由检看完后,心中十分欣慰,郑芝龙虽然是海盗出身,但是被招安后,办事还是尽心的。

“嗯,可以。咱们不但要想办法从外面弄粮食,还要在国内扩展农作物。

徐爱卿,宋爱卿,土豆的种植您们可研究出眉目了?”

徐光启行礼后说道:“陛下,土豆和地瓜已经研究出成熟的种植方法,这两种农作物都极为高产,我和长庚在培育中得到的最高亩产为六十二石,合九千三百斤左右,根据臣的考察,这两种农作物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可以种植,只不过地区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产量。”

“好,此事内阁要给各省下达任务指标,必须开展土豆和地瓜的种植,同时组织农科院的人去下面教导百姓种植。”

地瓜也叫红薯,百姓称之为番薯,在万历朝就已经传入大明,在福建等沿海地区已经有许多百姓种植。

土豆也是在万历朝传入大明,早些时候因为土豆的种植技术限制,一般只在贵族中间流传。

这两个食物在宫中尚膳监的食材中是比较常见的。

朱由检专门命徐光启和宋应星二人合力研究这两个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经历多年,这才研究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种植技术。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