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忘不了(2 / 2)

才算舒服一点。

要不然,他得为季夏多划不来啊!

左子明也很满意,“这次又要大规模用人,你们各个公社回去把人清点一下,大致统计下有多少人要来上工。

现在又到了冬季修水利的日子,分派下去的农活也不能耽误了,所以说,该请机器帮忙的,还是要请机器帮忙。”

曾广华也道,“还有,能够为公社创收的,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心里要有个谋划。这全天下也就只有一个季夏同志,就是因为有了她,人家季家村和团结公社坐在家里都有项目落头上;

你们别的公社没这个福气,就不要坐在家里等了,要不然,别的公社日子过好了,你们这些书记怎么服众?”

这番话,也是敲打这些书记们。

“把知识青年都用起来,还有村里那些读过书的年轻的后生们,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为公社想办法致富!”左子明道。

当年,季夏不就是这么干的,她也是高中毕业,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身的本事,现在把整个冰县都带动起来。

各书记赶紧回去组织人力支援县里的建设,现在冰县有钱了,干一天活,基本上能够落成三毛钱,包吃包住。

继续阅读

要不去干活,猫在家里每天不动,也要吃两顿稀的,都是消耗。

整个冰县又陷入了一片忙碌的景象中,如果换了别的县,要开新厂子,大家肯定奔走相告,随时准备着要去参加招聘考试,考个岗位,成为商品粮户口。

但冰县人已经麻木了。

现在冰县的岗位不是供不应求,而是多得是,只要肯干,想进。

各公社把人统计好了,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的缺口都还挺大的。

曾广华和左子明商量了,向市里寻求帮助,一方面是让市里派一些懂机电的专家过来,趁机将职业教育开办起来,另一方面是请调部分知青,将来生产线开动起来,得有人干活啊!

冰县再一次成为了瞩目的对象,松市和黑省当即就派了不少人前来支援。

当然,也有趁机要留在这边的。

不说别的,就冰县的道路比省道和国道修得都要好,四通八达,公路通公社,通生产队的都有。

季夏去机械厂转了转,将机器人生产线的重要关注点和他们说了说。

罗恒今天来报到了,陈曾刚打算让他负责机器人那边场地的建设,私底下,对季夏道,“这人一看就是当过兵的,是个责任心强的,人也非常正直。他现在搞基建,对厂房和生产设备都非常熟悉的话,将来当车间主任是个好苗子。”

季夏不置可否,毕竟她也看不出罗恒适不适合当车间主任,“我一向相信部队对一个人的培养,他肯定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我也是从他开车看出来,他这个人非常稳妥,反正,人堪用,至于放在什么岗位,还是您说了算。”

搬空全球穿七零,科研军嫂有点颠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