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回头,向身后的赵云说道:“子龙你在此等候,我去看看兄长有何事。”
说完,诸葛亮也是疾步前行数步,刚好诸葛瑾翻身下马。
他动作利落,带起一阵微风。
诸葛亮连忙拱手,面带愧疚之色:“我这几日都在与这些人斗智斗勇,没有拜会兄长!勿怪!”
“你我兄弟,说这就见外了!”诸葛瑾爽朗一笑,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随即则是一把拍了拍这个几年没见的弟弟,那手掌落下,充满了兄长的亲切与关怀。
诸葛亮二人互诉别离后只见闻,叙旧许久,不知不觉中,眼看天色不早,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了橙红色。
诸葛亮拱手,神色郑重:“兄长,在东吴多保重,弟也要回去了!”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舍与牵挂。
本以为没什么事情,只是和自己叙旧的大哥,却是神色郑重地拿出来一份竹简,缓缓递给了他。
诸葛亮接过竹简,满心疑惑地看向了大哥诸葛瑾,眉头微皱,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十年前曹昂给你的信。”诸葛瑾的声音低沉而略显凝重。
“曹昂?”诸葛亮有些惊诧地看着大哥诸葛瑾,眼中满是不解。
“唉!十年前有一自称曹昂的手下,派人到卧龙冈三次,声称要找诸葛孔明……”诸葛瑾缓缓说道,脸上浮现出回忆之色。
继续阅读
原来当年有人来找诸葛孔明,那时候诸葛亮并未取字,诸葛瑾就把那人打发走了。
后来那人又是来了两次,居然说找诸葛亮,还说要他去做丞相!
简直就是离谱!
那时候诸葛亮才十七岁,正是青春年少、一心读书的年纪,哪里能担当什么丞相之职?
诸葛瑾当时还以为那是骗子,并未让对方见年仅十七岁的诸葛亮。
最后一次来,对方留了一封信就走了。
后来,诸葛瑾就渐渐忘记了此事。
毕竟当时什么曹昂也是无名之辈。
直到前些日子曹昂称帝,这段尘封十年的事情,诸葛瑾才猛然想起。
这才赶忙去旧的书堆里,翻找出来了当年未拆封的那封信,急匆匆地送了过来。
诸葛亮听了大哥的话,不禁哈哈大笑!“莫不是当年就是因为这个,才给我取字孔明吧!”他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说完,就要把那信扔了。
毕竟自己现在效力刘备,与曹昂毫无瓜葛。
却又想到兄长如此远的过来送这封信,就直接扔掉,也是颇为无理。于是,就把那信揣入了怀中。
和诸葛瑾告辞后,诸葛亮登上了船。
根据诸葛瑾所言,就根本不是找他的。
他自然也不必理会。
到了船上,他随口拆开看了一眼。
大意则是曹昂十分仰慕诸葛孔明,想要他共商大计!
其中好多地方还都是称呼为诸葛丞相!
诸葛亮笑了笑,只觉得这信内容荒诞不经,随手就把那书信丢在了怀中,拿出来《六韬》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
只是半日时间,船到了荆州附近。
此时已经有些天黑,四周却是火把通明。
远远望去,就看到了刘备带着一众文臣武将正在码头翘首以盼,焦急地等待着。
刚刚看到了船缓缓过来,刘备就激动地大喝道。“军师!子龙!备就想着你今日要来了!”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喜悦和期盼。
诸葛亮急忙下拜,神情豪迈:“亮不辱使命!”
刘备一把拉住了诸葛亮的手,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孔明,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