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步骘:你砍了他的脚为什么他不报仇?(1 / 2)

乔季是一边笑一边说的,那神情颇有一些调侃的意味在其中。

在洛阳,公主的数量可不少,足足有三万个,再加上八千所谓的皇子,总数高达三万八。

要是按照每个家庭五个人来算,大概就有二十万人都是皇亲国戚,这几乎占到了洛阳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而且那些公主从事着各行各业,有的在田间辛勤种地,有的在澡堂子里给人搓澡,有的在各处打杂,有的开起了饭馆,还有的在工厂里打工。

她们除了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因为公主身份被人说得好听些,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特权,就连去运动场观看比赛,也得和普通人一样掏钱买票。

这是几乎每个洛阳人都了如指掌的事实。

然而,步骘对此却一无所知,此刻的他整个人呆愣在原地,心中震惊的无以复加。

他实在难以想象,这位瘸子老李居然能和疯子老杨齐名,而且两人还都娶了公主?

这岂不是意味着二人皆是皇亲国戚?

怪不得杨晋兄弟曾说,只要提起他老爹的名字,基本大家都认识,毕竟皇帝能有几个女儿呢?

这样的身份,在步骘的认知里,确实是十分稀少和尊贵的。

忽然,他又想到单看此人年纪,若要娶公主,大概率娶的是前朝公主。

桓帝的女儿如今年纪应该很大了,其他皇帝的女儿则应该还很年幼。

莫非是灵帝的女儿?

魏国除了对那些造反的人采取送去挖煤的惩罚措施之外,对于之前大汉的皇族并没有进行清算。

就好比那大破匈奴的段兴魏,后来改名段兴汉,曹昂就表示没必要改名,毕竟叫了那么多年的名字,改名纯粹就是形式主义。

这件事还登上了报纸,一个月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传到了江东。

因为“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向来是儒家的传统,所以江东针对这件事还引发了一番讨论。

普遍的看法就是礼崩乐坏。

《洛阳日报》更是连发三篇文章驳斥这种观点,认为各种假字和借字不但影响阅读,还对表达造成了阻碍。

就连洛大儒学的孔教授也发文称,自董仲舒以来,儒家经典多有篡改,他正在编撰一部全新的《论语》注解,准备传授给世人。

步骘此来也是有代表江东读书人去洛大看看如何编撰论语注解的,如有必要也能出一份力。

步骘满心疑惑地问道:“莫非是灵帝的公主?”

车上的男子听闻,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笑的步骘有些莫名其妙。

乔季也是呵呵一笑,连连摇头说道:“重要的不是公主,而是疯子和瘸子这两个名号啊。”

马车上的男子得意洋洋地说道:“没想到啊,某的一点小小的名声都传到这里了,哇哈哈哈!

他老杨去做司农官,我也做司农官!

唉!没想到啊,没想到,老杨居然吃上软饭了,真真羡慕死我了,哈哈哈!”

嘴上说着佩服,语气里则满是嘲笑。

步骘心中不禁有些发怒,做驸马不都是要吃软饭的吗?

再说了,你不也一样?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毕竟说的还是自己兄弟的老爹。

他一脸不悦地抽出自己的短剑,大声说道:“这位朋友,这已经是你第二次言语侮辱我的长辈了。

今日,就请与我决斗!”

可剑刚拔出来,步骘就有些后悔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负吴王使命,就这么死了实在不值。

即便是要决斗,也应该先把使命完成才对。

只是此时剑都已经拔出来了,气势上无论如何也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