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是不也要受连累了。
“真是无风也起浪,居安要思危啊!”
这时,孩子们都聚到杨半仙那边,故事要开讲了,大人们也爱听。
杨半仙喝口水,讲道: “要说灾荒,从古到今也不知有多少次,各朝各代都有抗灾赈灾之壮举。放心吧,会好起来的,今天我讲个《要饭小子救灾民》的故事。”
杨半仙儿讲道: “很久以前,在一个山多水少的小城,买卖铺户生意兴隆,算得上是繁华富足之地。”
这一年乡下旱灾严重,农作物几乎绝产,很多人被逼无奈只得逃荒乞讨。
有个叫墩子的少年,是个孤儿,个子不高,瘦瘦的,实实在在当中又透着聪明,一直是乞讨为生,墩子随着人群沿途乞讨,向城市方向走去,听说那里富足,应该会有活路!
这一天,在路边有位白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倒在路边,路过的人没有上前搭讪询问的。
墩子走过来,上前看了看老人,问道: “老人家,你怎么了?你家人呢?”
老人有气无力的回道: “老婆子我就一个人,我两天都没吃东西了,走不动了。”
墩子身上也没有吃的,墩子说: “婆婆,你先喝点水,取下水葫芦递过去,我去弄点吃的给你”
婆婆道: “你是个好孩子,不用管我了,我这么大年纪,死了就一了百了,也就享福了。”
墩子道: “即然我遇到你,我不会让你再饿着。”
说完,墩子走向山里走去,寻找水和吃食。
因为逃荒的人太多,近处很难找到吃的!
过了好大一会儿,墩子从山中摘了些野果。
“婆婆,你先吃些果子,等到前面有村庄,看能不能要到饭食。”
婆婆道: “谢谢你,我不能拖累你,你自己走吧。”
墩子道:“我也没有家人,我就当你是家人,咱也有个伴儿,一起走吧,我来照顾你。”
第三天,两人走到一个小河边,眼看又要天黑,离前方村庄还很远,老婆婆走的累,两人找个干净点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墩子顺便躺在地上,嘴里念叨: “天当被来,地当床,身边坐着我老娘。”
墩子郑重的说: “婆婆,以后我叫您娘吧”。
婆婆道: “好、好、好。说着,用手拍着墩子,乖儿子,睡觉吧,好人会有好报啊!”
墩子进入了梦乡,梦里,见婆婆手拿一个小鼓,口中念叨:“一敲惊天,二敲惊地,三敲为人送美食。记住这几句话,心中想好要啥吃的,就念口诀。切记不要太贪心!太贪心鼓会自动消失。你把鼓收好,我该走了!”
“墩子大声喊道,娘,别走,突然醒来,发现是个梦,看看身边的娘,怎么不在了,娘坐的地方果然有个小鼓和一个鼓捶,这梦是真的?墩子有点懵圈了。又高喊几声娘,却无回应!”
墩子拿起小鼓,敲了一下,没反应。又敲,还是没反应,想起来应该念口诀,心中想着白面馒头,“口中念到,一敲惊天,二敲惊地,三敲为人送美食。咚、敲了一下,果然一蒸屉热馒头出现面前。”拿起来闻了闻,好香啊,咬了一口,真真实实的大馒头。
墩子心中惊喜,这回不怕没饭吃了,今后想吃啥有啥,这么神奇,难道我认的娘是神仙。
这一天,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城市,宽敞的街道,买卖铺面挂着幌子,叫卖声不断,里出外进的人流,还有好多逃荒乞讨者上门乞讨。
墩子想,我可以多敲出些馒头来卖,没钱的逃荒者可以送,于是,墩子找个宽敞的地方,到没人处,敲几屉馒头,拿出来卖,馒头的香味飘了出去,有人上前问价,墩子也不知道该多少钱一个,就让客人凭心赏钱,穷苦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