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出征、分析、幽州反叛的真相(2 / 3)

军队,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集结完毕的。

足足准备了两三天,大军才整装待发。

这天黄昏,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空。

皇上传口谕,太监高声宣读:“

“陛下口谕,望诸位将士奋勇杀敌,朕等着你们凯旋归来!”

说罢,太监一挥手,身后的随从们抬上了几大坛美酒,作为送行酒。

将士们闻言,纷纷高喊: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震天动地,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士气高涨。

夏合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心中对皇帝这一手收买人心的手段并不意外。

他忍不住撇了撇嘴,低声自语:“这老皇帝倒是会做人。”

随着号角声响起,数以万计的将士们终于陆续出城。

无数百姓站在城门两侧,目送着大军离去。

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期盼,仿佛在默默祈祷着亲人能够平安归来。

夏合骑在赤狐马上,目光扫过那些百姓的面庞。

冷兵器战场,向来是绞肉机般的存在。

此去,不知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又有多少人能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

出人意料的是,夏合几人所属的预备营,竟然被安排在了大军的后半段,与粮草队伍一同行进。

这一命令是由主帅赵天罡亲自下达的。

对于赵天罡,夏合早有耳闻。

此人名字虽霸气十足,但行事作风却极为保守,虽久经沙场,却从未有过什么显赫的战绩。

简单来说,他就是个怕死之辈,打仗时总是步步为营,从不冒险。

此次前往幽州平叛,几州的将领都争破了头。

毕竟相比于北方蛮族的十几万大军,幽州叛军那点人马在许多人眼里简直就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上一口。

“藩镇将领也有派系,主要分河朔、边疆、中原三派。”

“所以正是因为这个赵天罡统兵能力平庸,乃是边缘人物,不属于任何一派,就算得了这军功也对其他派系毫无威胁,所以才被派来?”

然而,赵天罡却一反常态,将夏合这些年轻将领安排在了后方,美其名曰“协助粮草运输”,实则是不敢让他们充当主力。

夏合对此倒也看得开,毕竟预备营的任务本就是协助,运粮草就运粮草吧,总比被派去当炮灰强。

不过,几人私底下还是会聚在一起,研究幽州那边的军情。

幽州的局势,简而言之分为两拨势力。

一拨是幽州城外的“白袍军”,由苏家以及一些宗门牵头,落草为寇。

这支队伍最初只有两千余人,如今却已汇聚了上万人,还占据了几个乡镇作为据点,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另一拨则是幽州城内的叛军,人数约有一万五千,大多是原本驻扎在幽州城内的军士。

要想打开局面,必须先铲除城外的白袍军,否则内外夹击,局势将更加复杂。

柳如霜和铁战等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幽州为何会突然反叛?

夏合却冷静地分析道:

“幽州反叛,理由其实很充分。首先,幽州的两大世家手握军权,有反叛的底气。”

“其次,老皇帝已步入晚年,虽然对他们两家极为信任,但当今太子却对他们极度厌恶。”

“苏承平先前由太子推举,去幽州赴任,却在幽州被杀,此事之后,太子在朝堂上对他们进行了多次打压,还暗中派人调查。他们一直害怕太子登基后会清算旧账。”

“就这个理由,他们就反了?”

“有些牵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