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女人心思(1 / 2)

盛唐曲 绚野 2818 字 2020-04-05

“你是说……”太平公主实在是有些不相信自己听到的“她心悦武三思?”所以,哪怕她现在成了李显的宠妃,成了韦氏的心腹,同时掌管着前朝后宫的诸多权力,她也依旧跟那个男人牵扯不清。因为那无关利益,无关权欲,只是出自她的一片真心。她喜欢那个男人,因此,就算明知事不可为,也不由自主就沉沦了下去,简直傻到离谱。

而反过来看,武三思无疑是比她冷静得多的。在武曌失势之后也不放弃上官婉儿,借着她更好地站到李显身后的同时还把韦氏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再加上李裹儿这个儿媳,他们之间的联盟基本就是坚不可摧的了。也不知道上官婉儿是否清楚韦氏的这一层关系,又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维持和继续下去。总之,她已然成了太平公主眼中的突破口了,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过就是。

“武三思的野心不言而喻,如今的陛下并不强硬,我不认为他会就此满足,势必是想要更进一步的。”桃夭对于人心的把握向来准确直接,此时面对着太平公主,也就没有打算绕什么圈子“如果他想要那个至尊之位,那上官昭容必然是会帮他的。”这样一来,可不就和韦氏跟李裹儿的立场相悖了么。

“我明白了。”太平公主的眸光连连闪烁,最后却是归于了一片宁静“有了这一步棋,之后的戏目可不就是更好看了么。”

先用一个太子李重俊,引起韦氏和武三思等人的不满,两方势力厮杀,必定会有所损伤。接着,再利用武三思和韦氏各自的小心思,借由一个上官婉儿从中发难,这一个阵营肯定也会就此土崩瓦解。再然后,可不就是太平公主入场渔利的时刻了么。

桃夭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总结下来也就这么个意思。她本就不打算涉局太深,且以太平公主的聪颖,点到为止也就可以了。是以,她只是稍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偏殿,继续回到灵堂守灵,顺便,继续看那一群人唱念俱佳地把这一场葬礼给办完。

武曌的遗命,不光是恢复了自己的皇后身份,和丈夫李治同穴而眠。更令世人不解的,是她下令在乾陵之前另立了一块墓碑,一块无字之辈碑。高宗李治的墓碑尚有武曌自己的题词,可她自己,却要求什么都不留下,赤条条地来,空荡荡地去,谁也不明白,这位曾经站在了天下之巅的女人究竟在想些什么。

而桃夭,却在李显命人立起无字碑的当天想起了自己最后一次见到武曌时的那番对话。

“李显这个儿子,怕是终他一生都想不明白我要的到底是什么了。”武曌当时的笑容格外苍凉而落寞,像是年老之人痛苦已极、死亡将至时的解脱,又仿佛只是不被子女小辈理解包容的无奈和心酸。桃夭当时看不太懂,如今却是忽然就有些了悟了。

听说武曌当年入宫嫁给太宗也是时势所迫,并非出自她的本心。而后深宫险恶,一个年方稚龄的少女,纵然心机深沉,步步为营,想来也走得很是艰难。无人清楚那时的她是受过了何等的磋磨才从一个小小的才人登上了皇后的宝座,也无人知晓她是经过了怎么样的心路历程才最终决定抛弃一切,冒着与全天下为敌的风险站上了那个位置,登基称帝,从此君临天下,却也形单影只。世人只知她工于心计、手段残忍,对待自己的敌人从来半点不留情面,可谁又能确凿地知道在这风光无限的背后她到底舍弃了什么,又得到了多少她想要的呢?

桃夭只知道,不管怎么样,武曌是个好皇帝,哪怕和太宗相比,她也是个当之无愧的好皇帝。至少,老百姓在她的统治之下安居乐业,大周亦在她的手下万国来朝,前人如何尚且不说,恐怕就李显而言,他是一辈子都攀不上自己母亲的这一座高峰了。至于这无字之辈,只怕也是武曌留给后世之人的一个玩笑,爱怎么评论怎么评论,是功是过,是赞是辱,她都再也看不见、听不着了。由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