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可惜,朱和堉这一次的擅自行动,竟是收获了巨大的成功,赵俊臣反倒是心中产生了危机感,生怕朱和堉会尝到独自思索的甜头,逐渐变成习惯、最终形成了个人主见。
所以,在赵俊臣的眼里,朱和堉这种独自思考、擅自行事的错误习惯,必须要及时纠正、彻底掐灭!
只有从善如流的朱和堉,才是好的朱和堉!
这也是赵俊臣急忙安排李传文与肖文轩二人赶来洛阳城“辅佐”朱和堉的真正原因!
赵俊臣写给朱和堉的那封密信之中,依然是秉持着曾经的谨慎立场,反复劝诫朱和堉,接下来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做少错、见好就收,德庆皇帝如今已经扭转了对于朱和堉的看法,但储君废立之事已是箭在弦上、无法改变,这般情况下朱和堉已经成功实现了目标,完没必须去做更多的事情,只需要静静等候东山再起的时机就好了,若是再次闹出大动静,只会产生更多变数,对于朱和堉本人而言也未必有利。
然后,就在赵俊臣交给李传文的第二封密信之中,赵俊臣首先就把自己对朱和堉的劝诫内容尽数告诉了李传文,然后就向李传文详细解释了自己的真实计划,那就是——如果太子朱和堉愿意听从赵俊臣的劝诫,那也就罢了,李传文也要尽心尽力的辅佐于他,但若是太子朱和堉这一次依然是选择违背赵俊臣的劝诫、想要擅自行动,那么李传文就必须要暗中使绊子,力破坏朱和堉的计划,要让朱和堉狠狠栽个跟头、尝尽苦头!
“若是太子擅自行动,则无需考虑他所制定的计划成功机会究竟是大是小、亦无需考虑这项计划于国于民究竟有害或是有利,必须要彻底破坏、让他自食其果。”
这就是赵俊臣写在密信之中的原话。
在这封密信的最后,赵俊臣还特意给李传文讲诉了古时养象之人的养象之术,那就是趁着小象尚未成年的时候,把它绑在木桩之上,小象不愿受到束缚,自然是力挣脱,但彼时小象的力量尚弱,根本无法拔动木桩,反复尝试多次之后也就放弃了,再等到小象逐渐变成大象之后,力量已是极大,可以轻易拔起木桩挣脱束缚,但自幼养成的思维惯性,却会让它认为自己永远也无法拔动木桩,所以就连尝试也不会尝试了,当养象人把它绑在木桩附近,它也会安分守己的呆在原地。
赵俊臣刻意向李传文讲诉这个故事,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
许多时候,人类未必就能比大象更聪明,也未必就会比大象更坚定,关于这一点,赵俊臣与李传文二人皆是心知肚明。
只要是朱和堉今后尝试独自思索、擅自行动之后总是遭遇失败,而且每次失败之后都会尝到苦果,那么人类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就会让朱和堉在潜意识里对于独自思索这种事情产生恐惧,进而是促使他在无意识间放弃独自思索,最终他也就只能选择依赖赵俊臣的建议了。
事实上,朱和堉前段时间擅自行动所收获的成功,在赵俊臣的眼里也只是暂时的,因为他已经成功引发了七皇子朱和坚的忌惮与杀心,迟早都会自食其果,赵俊臣也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打算等到七皇子朱和坚忍不住出手之际,趁机好好教育一下朱和堉。
总而言之,对于“驯化朱和堉”这件事情,赵俊臣很有耐心,态度也极为坚定。
*
“怪不得这封密信必须要等我见过太子殿下之后才能拆看,原来是为了防止太子他从我身上看出破绽……
这般计划的用心之深、设计之毒,即使是老夫多年来见惯了大风大浪,执行之际也难免会心中不安,若是事先知晓了这项计划,与太子交涉之际也难以保持平静,太子殿下这段时间以来成长了很多,说不定就会让他看出些什么……
还有,肖文轩年纪太轻、城府不足,所以这个计划也同样不能让他知晓……嘿!赵阁臣还真是把所有因素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