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后期和以后以后出生的孩子们,他们究竟会怎么样生活呢?
说起代沟,没有比法兰克第一代移民和他们这些在美国成长的下一代人,在对“黑命贵”运动看法上的代沟更加月显了。
在春天接近尾声的时候,耶鲁大学三年级华裔学生艾琳,在微信平台上发表一封给父母和华人社区的公开信……
不仅宣布和非裔站在一起,而且大声谴责华人对黑人争取权益示威置身事外。
华人社区普遍对黑人充满歧视,对黑人缺乏同情,对黑人为少数民族争取来的权益毫无感激之心……
这篇文章引起了华人第一代移民的愤怒回应,认为子女对第一代移民于逆境中打拼,并且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视而不见。
同情打砸抢的黑人,受掌管高等教育的美国自由派的影响,背叛了华裔种族。
两代人,鸡同鸭讲,彼此谴责,很少从对方独特的出发点来看待问题。
第一代移民是所谓“主动移民”,很难设想一个对移民地的主流文化毫不认同的人,会选择移民来美国。
因此让第一代移民背弃主流文化,认同次主流文化,等于逼他全盘推翻自己远渡重洋的决定。
另外,外来移民对本地的中下层人民总是构成最大的竞争和威胁。
因此反移民前列站着的不是主流社会的白人,而是更容易失业的底层黑人。
而第二代移民是“被动移民“,他们的价值观受他们自己成长的环境左右着……
一个亚裔,在白人众多的地方成长,心理上,生活中靠近同样为少数民族的非裔,好像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们对主流文化不挑战的话,便无法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无法牢固地建立自己身为亚裔的社会地位。
哪怕美国的华裔很少和非裔通婚,文化底蕴上更加接近主流,他们往往自觉地意识到……
自己是黑人对抗主流社会的得益者,损失一点上名牌大学的名额给黑人算什么?
黑人打破了既定的规则,亚裔才有机会建立自己想要的制度。
在这点上,华裔并不是美国社会第一个有此想法的种族,在他们之前有犹太人的先例……
…………